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看了德云社和岳云鹏现状后,终于明白,于谦和郭德纲真不是一路人

荣誉球球 · 2025-2-27 08:21:03
话说,郭德纲和于谦,这对老搭档,咋说呢,台上看着跟亲兄弟似的,台下却活成了两幅模样。这到底是咋回事呢?今儿个,咱就来唠唠这俩角儿,扒一扒他们背后那些事儿,看看这黄金搭档咋就走上了不同的路子。
想当年,老郭那可是真不容易啊!打小就喜欢相声,为了学艺,那真是天南海北地跑,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搁现在,谁能想象一个孩子为了梦想,在大街小巷里摸爬滚打?就说这毅力,搁谁身上不得竖个大拇指?那会儿,老郭在小剧场演出,台下都没几个人,但他还是卖力地表演,那股子劲儿,啧啧,真让人佩服!说真的,我一开始也觉得老郭有点轴,但这股子轴劲儿,不正是他成功的秘诀吗?
再看看于谦,人家那可是北京城墙根儿下长大的,打小就锦衣玉食,要啥有啥。他爹还是个大领导,妥妥的“高干子弟”。人家13岁才开始学相声,还是因为兴趣,跟老郭那被迫谋生完全不一样。于谦这路子,怎么说呢,就是“玩儿”出来的,轻松自在,没啥压力。有没有想过,如果老郭也有这样的条件,他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
1.jpeg
话说回来,这俩人咋就走到一块儿了呢?2004年,于谦的老搭档去日本了,郭德纲就成了“替补”。嘿,没想到这俩人还挺合拍,一来二去就成了固定搭档。这就像,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于谦,突然尝到了老郭这碗“家常菜”,还挺对胃口。老郭呢,也需要于谦这“捧哏”的稳重,才能把他的“逗哏”发挥得淋漓尽致。
2002年,老郭和李菁创办了“北京相声大会”,也就是德云社的前身。那会儿,德云社还小,名气也不大,老郭也没想着让于谦加入。直到2004年,于谦正式加入,德云社才算是真正起飞了。这就像,一艘小船终于找到了它的舵手,开始乘风破浪。
2.jpeg
可这好景不长,2013年,德云社内部整顿,老郭想把徒弟们都签合同,变成正式员工。这下可炸了锅了,大徒弟曹云金第一个不服,直接走人了。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就像一家人突然反目成仇,让人唏嘘不已。于谦呢,全程没说啥,也没掺和,甚至连德云社的股份都拒绝了。很多人说他“不差钱”,但我觉得,他可能是不想被这些事儿束缚,毕竟人家还有自己的“小天地”。
于谦这“小天地”可大了去了,养马,演戏,唱歌,玩古董,啥都玩儿,而且还都玩儿得挺好。就说那部电影《老师好》,虽然口碑一般,但票房可是杠杠的。人家于谦,玩儿着玩儿着就把钱挣了,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啊!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是于谦,你会怎么选择?
3.jpeg
老郭呢,一心扑在德云社上,就想把相声发扬光大。这几年,德云社虽然出了不少名角儿,像岳云鹏,张云雷啥的,但也惹了不少麻烦。张云雷拿地震开玩笑,吴鹤臣媳妇众筹,王九龙随地大小便……这些事儿,一件件都让老郭焦头烂额。老郭就像一个老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闯祸,心里那个滋味,肯定不好受。
说白了,老郭和于谦,就是两种人。老郭把相声当命,于谦把相声当爱好。老郭想的是传承,于谦想的是享受。这就像,一个想当将军,一个想当游侠,道不同不相为谋。
4.jpeg
所以说,于谦拒绝德云社的股份,不是“不差钱”,而是不想被绑住。他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想干嘛就干嘛,这才是他想要的人生。老郭呢,他肩上的担子重,他要对德云社负责,对相声负责。他就像一个负重前行的战士,即使遍体鳞伤,也要继续战斗。
这么一看,这俩人的人生,还真有点像古代的侠客和将军。一个仗剑天涯,逍遥自在;一个镇守边关,保家卫国。虽然走的路不同,但都有各自的精彩。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5.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