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健宗
昨日(18日)是香港一连4天的复活节假期首日,不少市民离港外游,各出入境口岸均人头涌涌,出现“逼爆”景象。
入境处表示,昨日接近125万人次出入境,当中约72.4万香港居民出境。
旅游业议会总干事杨淑芬表示,今个假期港人外游畅旺,料有逾3000个旅行团,高铁团占一半以上。高铁西九龙站昨日络绎不绝,不少选择乘高铁的市民都盛赞高铁的体验绝佳,所以“一乘再乘”。
3000多外游团 逾半乘高铁
据入境处数字,昨日接近125万人次出入境,出境超过83.1万人次,当中香港居民约72.4万;入境超过32.3万人次。
其中,最多人经罗湖口岸出境,有超过16.5万人次;其次是落马洲支线,有近15.7万人次出境;深圳湾口岸有逾11.2万人次出境,港珠澳大桥有逾10.7万人次出境。
港人经罗湖口岸北上。中通社
杨淑芬表示,今年复活节假期港人外游畅旺,自由行占大多数,估计有逾3000个旅行团,数字与去年相若,高铁团占一半以上。广东省以外的城市,例如张家界、桂林、武汉、长沙及潮汕都非常受欢迎,亦有旅行社包起整架高铁列车600多个座位,举办旅行团。
多班高铁票售罄
杨淑芬续说,疫情后高铁网络覆盖越来越广,由西九龙站可抵达内地超过100个城市,加上高铁票价划一、无分淡旺季,无须缴付机场税或燃油附加费,方便旅行社预算成本。
西九龙高铁站人头涌涌。记者 崔俊良摄
另外,纵横游常务董事袁振宁称,内地团按年录得双位数升幅,包括前往新疆、乌鲁木齐等,亦有较多人选择到迪拜及澳洲旅游。
昨日早上及中午,高铁西九龙站人声鼎沸,大批市民推着行李准备办理手续。现场有职员做好协调,秩序大致良好。车站显示屏显示,多班列车的车票售罄。
西九龙高铁站。记者 崔俊良摄
其实前往内地各个站点的车票,不少早在复活节前一周内售罄,不少乘客或要到深圳北站转乘高铁至其他城市。
昨日虽是深圳的工作日,然而深圳北站人潮汹涌,候车厅的排队人龙恍如春运,其中往西安、厦门等城市的闸口人龙最长。
市民盛赞高铁体验绝佳
市民高先生对香港商报记者表示,趁今个假期与家人到广西游玩,准备吃喝玩乐一番。他称,过往都曾乘坐高铁,认为体验绝佳,过程既快捷又方便,因此选择再次乘搭高铁,也希望陪同家人感受高铁的便利。他说,今次是短途旅行,大概3天就会回港。
高先生盛赞高铁乘坐体验好。记者 崔俊良摄
市民杨先生则与多位家庭成员,趁假期聚头到顺德祭祀祖先,同时会作家庭式旅游。他们一行人都对行程十分期待,一同在高铁站“打卡”留念,面露灿烂笑容。他对记者说,之前曾乘坐高铁,认为乘高铁十分便利、舒适,因此今次决定与家人乘坐高铁。
杨先生(后排戴口罩白衣者)与家人到顺德祭祀及旅游。记者 崔俊良摄
深港陆路口岸,北上人潮汹涌,不过,关口运作大致畅顺,出入境通道全开,从香港到深圳过关不到半小时。
在长假期出行高峰使用罗湖管制站的人数众多,为配合关口人潮管制措施,昨日上午11时多,东铁线个别列车班次作出调整,终点站一度改为大埔墟站。乘客或需于中途站转车,车站已加派人手协助,吁乘客为行程预留时间。
此外,在香港国际机场,同日也有不少市民离港外游。有市民带儿子到日本大阪等地玩一个星期,预计花费一两万元。另有市民表示会先飞往上海,再坐火车到西藏拉萨,总共玩17日。
不少市民趁假期参加本地游
一连四天复活节假期昨日开始。除了有大批市民离港外游,也有不少市民选择留港游玩和消费。
4月18日下午,“南区各界盆菜暖万心2025”在黄竹坑游乐场足球场举行。中通社
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表示,留意到不少人趁假期参加本地游,包括游览沙头角等,认为可以开拓更多生态旅游项目,例如适逢“东江水供港60周年”就可推出关于东坝、万宜水库、船湾淡水湖以至南大屿等旅游产品,让市民及旅客有多些新体验,亦有助推动经济。
餐饮业料市道会较去年好
在餐饮市道方面,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估计今个复活节假期,外游市民多,业界生意比平日少,但因应近期访港旅客增加,市民亦多了夜间消费,相信整体会较去年好。他又说,近期有业主减租,有助减低食肆经营成本,业界亦有跟本地商场合作提供“二人同行、一人免费”等优惠,吸引市民留港消费。
水警吁勿光顾无牌街渡
因应市民或旅客会在假日乘船出海游玩,水警东分区人员过去一连数日到西湾和白腊湾一带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向市民和店铺派发宣传单张呼吁市民切勿光顾无牌街渡服务,因为可能缺乏合格救生设备及非法改装船体结构,而且该类船只没有保险承担风险,一旦发生意外,乘客可能无法获得合理赔偿。
香港海关联同旅监局巡查旅客购物热点,提醒访港旅客提防受骗。
此外,内地五一劳动节黄金周临近,海关在复活节假期前一天派员与旅游业监管局(旅监局)人员进行联合巡查,到尖沙咀、土瓜湾和红磡等多个旅客热门购物点,向旅监局旗下已注册商户推广合规经营原则,并提醒商户须遵守商品说明条例规定。海关重申会继续加强巡查和执法,打击不良营商行为。
香港试食节开锣
展商做到无停手
疫情后首次复办的“香港国际试食节暨优质食品博览”昨日起一连5日在湾仔会展举行,云集逾30个国家和地区美食品牌,设三大特色美食专区。大会预计有20万人次进场,首天现场人头涌涌,有参展商称生意“做到无停手”。
香港试食节现场。记者 蔡启文摄
主办方表示,上届2018年举办为期3天的试食节共吸引15万人次入场,今届预计可突破20万人次,已有100个旅行团确认会来。现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茶、饮品、食品,供市民试食后才决定购买。
记者 蔡启文摄
鸡蛋仔档负责人沈小姐称,早上看新闻得悉有很多人北上,即时叫停了一名临时员工,岂料生意却比预期好很多,结果全日4名伙记“做到无停手”,客人一般都要等15分钟以上。她表示,今天要叫多2名临时员工来帮助。
鸡蛋仔档负责人沈小姐称,全日4名伙记做到无停手。记者 蔡启文摄
华园食品(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毕世奇称,午饭后人流大量增加,对生意额非常满意,参加试食节主要是想推广新口味、新产品,又称,今届展会有中东、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展商来参加,也有他们的领事和食品商来考察,有助公司开拓这些地区的市场。
华园食品(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毕世奇对展会第一天的生意额非常满意。记者 蔡启文摄
有巿民指试食节的产品多元化,有俄罗斯食品及较冷门的蜂蜜种类,可以即场试食后才买,能增加购买意欲和信心。
今次展览汇聚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共逾千品牌的食材、食品与伴手礼,规模较过往大超过一倍,属历届最大,包括不少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参展商,借机打进香港市场。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