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从全民女神到被骂滚蛋,谷爱凌做错了什么?只能说现实太悲哀

心雅悦史 · 5 小时前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冰墩墩的圆肚皮刚在热搜榜滚了三圈,一个扎着金色发辫的混血姑娘就抢走了所有风头。18岁的谷爱凌身披五星红旗,抱着冰墩墩冲镜头比心,媒体标题清一色写着“国家骄傲”。可谁能想到,两年后搜索她的名字,跳出来的关键词变成了“双国籍疑云”“捞金女王”——这剧情反转得比滑雪大跳台的1620度转体还让人眼花缭乱。
1.jpeg
时间倒回冬奥会前的2021年,体育总局的归化名单上还躺着十几个外籍运动员的名字。那会儿中国冰雪运动正憋着口气:冰球队请了北美职业选手,花滑找了俄罗斯教练,可真正能引爆全民热度的明星始终没出现。直到谷爱凌在社交媒体发了个吃韭菜盒子的视频,官方敏锐地抓住了这个“中西合璧”的活广告。
2.jpeg
这姑娘确实像从宣传手册里走出来的:妈妈是华尔街精英,爸爸是硅谷工程师,自己考进斯坦福还能拿奥运金牌。官媒给她贴的标签能凑成一副对联——上联“文化桥梁”,下联“时代榜样”,横批“别人家的孩子”。商家更不会错过这棵摇钱树,安踏把她的比赛视频剪成广告循环播放,瑞幸咖啡推出“谷爱凌同款”饮品,连菜市场大妈都知道“那个滑雪的外国闺女老厉害了”。
转折点藏在光鲜表象的褶皱里。2019年她宣布改换国籍时,网友忙着点赞“爱国选择”,却没人细琢磨《国籍法》里“不得双重国籍”的条文。等到2022年8月,斯坦福开学季的照片流出问题:有人发现她拿美国护照入的境。
3.jpeg
这事儿就像往热油锅里滴水,社交平台顿时炸了锅。
更绝的是她母亲谷燕的应对方式。这位北大+斯坦福毕业的虎妈,把女儿的商业合约从国际巨头IMG手里要回来自己打理。结果2023年初闹出大笑话:谷爱凌在北京街头跑步没戴口罩被拍,团队硬是晾着热搜三天没回应。
有知情人透露,专业公关公司早建议准备应急预案,但谷燕觉得“清者自清”——这话放二十年前可能管用,现在网民早把评论区当战场了。
4.jpeg
媒体这时候开始各唱各的调。央视还在播她凌晨四点训练的纪录片,自媒体已经编出“谷爱凌代言费够买十套学区房”的段子。最要命的是某次采访,她说“在美国是美国人,在中国是中国人”,本来后半句“希望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被剪得干干净净。
网友哪管这些,表情包马上跟上:P图把她身上的国旗改成美元符号,配文“灵活爱国”。
比这更刺痛大众神经的,是同期全红婵的新闻。同样是奥运冠军,农村出身的小姑娘说“挣钱给妈妈治病”让人心疼,谷爱凌说“每天睡十小时”却被骂凡尔赛。有篇爆款文章写得扎心:“全红婵跳的是水,谷爱凌跳的是阶层。”
5.jpeg
2023年春节成了分水岭。谷爱凌给美国杂志拍封面的消息刚出,某大V立刻算出她两年赚了2个亿。评论区最火的留言是:“建设祖国她不在,千里投毒第一名”——这话原是疫情期间骂海外华人的,现在直接复制粘贴。
她团队倒是学乖了,马上晒出给山区捐滑雪装备的照片,结果又被扒出摆拍嫌疑。
最戏剧性的场面出现在年底商业活动。主持人在台上问“最想感谢谁”,她刚说出“妈妈”两个字,台下突然有人喊了句“感谢美国护照”。现场安保冲过来架人的时候,直播镜头剧烈晃动,只拍到谷爱凌僵在台上的半张脸。
这段视频后来点击破亿,弹幕刷得最多的是:“这回不用剪辑了,真·现场直播。”
6.jpeg
闹腾到2024年,故事突然换了画风。谷爱凌注销了国内社交账号,专心回世界杯赛场捡回老本行。商家们默契地撤下她的广告海报,就像当年争抢代言时一样果断。
倒是官媒发了篇不痛不痒的评论,标题取得耐人寻味:《让体育回归体育》。
回头看这场狂欢,受伤的何止当事人。冰墩墩早被塞进柜子吃灰,新晋的归化运动员林孝埈接受采访,开口就是“我全家都注销了韩国社交账号”。有网友翻出冬奥会时的热搜对比:当年夸谷爱凌“自信大方”的文案,现在原封不动套在另个归化球员身上,连表情包都没换。
7.jpeg
现在刷短视频,偶尔还能刷到谷爱凌当年夺冠的镜头。1620度转体依然漂亮得挑不出毛病,只是弹幕里总飘过几句扎眼评论:“这动作够绕地球三圈,就是绕不过一本护照”“人家在斯坦福读经济学,这波叫风险对冲”。
当年把她捧上神坛的我们,和后来把她踩进泥里的我们,到底是不是同一批人?下回再冒出个混血天才,是该先查人家祖籍三代,还是先鼓掌叫好?都说体育精神不分国界,可奖牌还没捂热呢,怎么就先分起敌我来了?
参考资料:
[1] 央视新闻《冬奥纪实》2022年2月专题报道
[2] 国际雪联2019年运动员注册信息更新记录
[3] 《财经》杂志2023年3月刊《运动员商业价值评估报告》
[4] 清博大数据20222023年度热搜人物统计
[5] 《中国体育经纪行业发展报告2025》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