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赵本山:从东北孤儿到喜剧之王,春晚传奇的逆袭人生

成熟钢琴ZQ · 2025-3-25 05:40:11
传奇老赵:那句流传在关内外的响亮暗号



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流传着这么一句带劲的话:“过了山海关,有事就找赵本山”。乍一听,这话多少带点调侃和夸张,可细究起来,背后藏着的,是赵本山跌宕起伏又无比精彩的人生故事,还有他对东北文化那深厚的影响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生经历

1957年,赵本山出生在辽宁铁岭一个普通家庭。命运对他可不太友好,6岁那年,母亲撒手人寰,父亲随后也离家出走,把年幼的他独自丢在这世上。好在,他还有盲人二叔。二叔精通二胡、唢呐、三弦这些民间乐器,赵本山便跟着二叔讨生活,也一头扎进了民间艺术的世界。每天,他跟着二叔走街串巷,听二叔拉曲儿、吹唢呐,自己也上手学,日子虽然清苦,可那些旋律和节奏,就像黑暗里的光,照亮了他的童年,也为他日后的演艺生涯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命运的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17岁时,赵本山迎来了人生第一个转机。他凭借出色的才艺,加入了公社文艺宣传队,之后又辗转加入威远乡业余剧团、西丰县剧团,开始主演二人转。在剧团的日子,他就像海绵吸水一样,疯狂学习表演技巧,打磨舞台功底。那时候,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把每一场戏都演好。他常常在后台反复练习动作、台词,揣摩角色的心思,哪怕台下只有寥寥几个观众,他也拿出十足的劲头。慢慢地,他在当地小有名气,成了剧团里的台柱子,可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渴望更大的舞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82年,赵本山在拉场戏《摔三弦》里扮演盲人张志。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下足了功夫,观察盲人的一举一动、神态表情,连走路的姿势、拿东西的动作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在辽宁省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中,他的表演技惊四座,一举拿下演出一等奖,还顺利考入铁岭县剧团,开启了他的笑星之路。此后,他的事业一路开挂,1986年被调至铁岭市民间艺术团,1987年和潘长江搭档表演《瞎子观灯》,在沈阳演出近五六百场,场场爆满,他也因此被观众称为“天下第一瞎”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真正让赵本山火遍全国的,还得是春晚舞台。1990年,在姜昆的推荐下,他登上央视春晚,和黄晓娟搭档表演小品《相亲》。小品里那浓浓的东北味儿、接地气的剧情,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他也凭此获得“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第一名,从此开启了长达21年的春晚小品传奇之旅。那些年,春晚要是没了赵本山,观众都觉得少了点年味。他和范伟、高秀敏组成的铁三角,贡献了《卖拐》《卖车》《心病》这些让人笑到捶地的经典作品。《卖拐》里,他那忽悠人的劲儿,把范伟骗得团团转,高秀敏在一旁的帮衬,三人配合得严丝合缝,节目播出后,收视率直接爆表。他和宋丹丹合作的《昨天、今天、明天》,白云黑土的形象深入人心,“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这句台词,更是成了当年最火的流行语。21年春晚生涯,13次小品类一等奖,“小品王”的名号实至名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小品,赵本山在影视方面也成绩亮眼。《刘老根》里,他自导自演,把东北农民创业的故事讲得有血有肉,电视剧成了央视年度收视冠军,“刘老根”这块招牌也火了起来。后来的《乡村爱情》系列,更是一拍就是好多部,象牙山的故事家喻户晓,观众看着那些家长里短,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本山还致力于培养新人、传承东北二人转文化。他创办本山传媒,旗下徒弟众多,小沈阳、宋小宝这些人,在他的栽培下,都成了喜剧界的大腕。他把二人转从东北的小剧场推向全国,刘老根大舞台成了传播东北文化的重要窗口,让更多人了解到东北二人转的魅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了山海关,有事就找赵 本山”,这句看似玩笑的话,是对他人生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是他为东北文化传播立下汗马功劳的见证。从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到华语喜剧界的泰山北斗,赵本山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梦想的力量和对艺术的执着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