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中国人娱乐方式大变样,从精神享受到身体锻炼,受到伤害却是酒企

慧慧 · 14 小时前
5月18日,卢克文发布了一张来自于《中国休闲发展报告(2023—2024)》中的一张调查表,"中国人主要娱乐方式(三年前VS目前)"。
最近一份调查报告炸锅了,直接把中国老百姓的娱乐生活扒了个底朝天。
有人翻出三年前的娱乐方式和现在对比,结果发现一个惊天大反转——以前爱玩的现在没人碰,以前冷门的突然成了香饽饽。
先看左边红彤彤的"增长榜",露营、骑行、爬山这些户外运动冲在最前面。
北京朝阳公园现在周末全是飞盘局,上海滨江步道被骑行大军占领,成都龙泉山上凌晨三点还有人打着手电筒爬山看日出。
更绝的是广场舞大妈们,现在不光在小区跳,还组团包车去郊区湿地公园跳,人均运动手环记录步数破万。
追剧党们也没闲着,不过现在流行边跑步机追剧,某宝上能架平板的跑步机最近半年销量翻了三倍。
游戏圈更卷,00后现在都搞电竞主题健身房,一边撸铁一边开黑,说是要当"六边形战士"。
1.jpeg
再看右边绿油油的"跌停榜",KTV、夜店、酒吧这些曾经的夜生活标配集体扑街。
三里屯的酒吧现在晚上九点就开始打瞌睡,钱柜KTV的包厢费降得比双十一折扣还狠。
最惨的是白酒经销商,仓库里囤的茅台镇原浆酒都快过期了,现在当料酒打折卖。
细看这红绿榜简直是个大型行为艺术展——左边全是挥汗如雨的,右边都是醉生梦死的。
数据不会骗人:三年前还在抢KTV包厢的年轻人,现在改抢羽毛球场地了;过去组酒局的老板们,现在改约高尔夫球局了。
有个段子特别传神:十年前见面问"喝不喝",现在见面问"练不练"。
要说这变化怎么来的,得从两拨人说起。
2.jpeg
60后70后这群"酒桌老炮儿"现在集体转型了,老王叔就是典型。
以前他是酒局C位,现在成了小区健步走领队,微信运动天天霸榜,酒柜里存的五粮液全送给女婿了。
年轻人更绝,80后90后把"社恐"当勋章,00后直接把"宅"玩出花。
周末约局?不存在的!现在流行"云健身",开着视频会议一起跳刘畊宏,结束后各自点轻食外卖。
有个95后姑娘说得好:"去酒吧喝一杯的钱够办健身卡月卡,还能看八块腹肌的小哥哥,这不比听醉鬼吹牛划算?"
政策变化更是神助攻。
去年开始,商务接待禁酒令把茅台股价都吓跳水了,现在谈生意都改喝鲜榨果汁。
3.jpeg
贵州茅台股东大会直接把招待用酒换成NFC橙汁,网友调侃这是"酱香型"到"果香型"的史诗级转型。
连锁反应来得比想象中快。
夜店开始转型做日咖夜酒,结果白天来办公的比晚上喝酒的还多;KTV包房改造成自习室,没想到考研党们抢着订。
最魔幻的是某白酒品牌,最近推出运动饮料线,广告词是"喝前摇一摇,健康又逍遥"。
进口洋酒商更惨,法国白兰地今年第一季度对华出口量暴跌45%,波尔多酒庄主们集体学中文直播带货。
这背后藏着三个不敢忽视的真相:健康焦虑打败了面子工程,独处经济干翻了社交压力,实用主义战胜了虚无狂欢。
4.jpeg
有个健身博主算过账:去一次夜店人均消费500+,够买三个月健身房会员;喝醉一次伤肝三天,晨跑一个月能降体脂2%。
年轻人现在比精算师还会算账,抖音上#清醒消费#话题播放量已经破10亿。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
运动装备厂老板们半夜笑醒,某国货运动品牌股价两年涨了300%;轻食餐厅开得比奶茶店还密,牛油果供应商今年又扩建了种植园。
反观酒类经销商,现在改行卖气泡水和电解质饮料,还开发出"醒酒套餐"——解酒药配养胃粥,生意居然比卖酒时还好。
这场娱乐方式大洗牌,说到底是我们活明白了。
5.jpeg
60后70后经历过生死,开始认真对待身体这个"固定资产";年轻人看透无效社交,选择把时间和钱花在自己身上。
就像网友说的:"以前用健康换钱,现在花钱买健康,这届中国人终于活通透了。
"
这场静悄悄的革命还在继续——当健身房的动感单车取代了酒吧的旋转灯球,当运动手环的震动提示替代了碰杯的清脆响声,中国人正在书写新的娱乐圣经。
下次同学聚会,别问去哪喝,改问"明天几点晨跑"吧。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