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2010年复旦18驴事件:18名大学生忘恩负义,把冷血展现得淋漓尽致

学历史的饼干 · 2025-3-15 11:27:16
"快看!这里有脚印!"2013年寒冬的黄山深处,搜救队长老周突然蹲下身。
泥泞中的运动鞋印还带着余温,这让连续搜寻28小时的救援队员精神大振。
他们不会想到,这些脚印将引向一场震动全国的道德风暴。
时针回拨三天,沪上某高校论坛的登山版块,一篇题为《挑战黄山无人区》的召集帖引发热议。
发帖人"山鹰"用极具煽动性的文字写道:"真正的探险者不需要保姆式向导!
12月10日,让我们用双脚丈量野性黄山!"短短两日,17名在校生应声组队。
这支平均年龄20岁的队伍,装备清单令人心惊:3部智能手机、2个充电宝、5包压缩饼干,最专业的装备竟是某宝购入的99元登山杖。
他们刻意避开景区监控,在晨雾中潜入未开发区域,像极了电影里征服自然的英雄。
1.jpeg
12月10日清晨,18名复旦学生像进行城市探险般轻装出发。
他们刻意避开正规景区,专挑布满青苔的野径。
当地老猎户王德发回忆:"这些娃娃连登山杖都没带,有个女娃还穿着帆布鞋。"
没想到,到了山里后,他们不熟悉山里的环境,在加上下大雨。
几个人没办法辨别方向,而且GPS丢失,让他们的 恐慌达到顶峰。
于是,他们选择报警,寻求帮助。
2.jpeg
"张队!东南方向发现反光!"对讲机里的呼喊让民警张海宁心头一紧。
此时是搜救第二日凌晨,暴雨将能见度压缩到五米内。
24岁的他刚完成特警集训,这次主动请缨担任先锋组组长。
3.jpeg
山坳里蜷缩的18个身影让所有人倒吸冷气。
学生们像受惊的幼兽般挤作一团,有人因失温意识模糊。当
张海宁脱下警用雨衣裹住发抖的女生时,对方突然尖叫:"别碰我!你们怎么现在才来?"
返程途中意外来得猝不及防。
在宽度不足40公分的悬崖栈道,为给情绪失控的学生让路,张海宁右脚突然打滑。
4.jpeg
坠落前最后一刻,他竟将手电筒精准抛向队友——这个本能动作,成了他留给世界最后的温柔。
追悼会现场的花圈海洋中,缺席的18个座位刺痛着每个悼念者的心。
更令人心寒的是网络流出的聊天记录:"不就是个警察嘛""学校肯定帮我们摆平"。
这种集体性道德失范,折射出令人不安的教育缺失。
5.jpeg
笔者曾采访参与救援的黄山消防员王建军,这个铁汉提到个细节眼眶发红:"收拾小张遗物时,发现他准备求婚的钻戒。
未婚妻后来把戒指埋在了出事地点。"这种对比强烈的生命叙事,恰似给社会良知的一记重锤。
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远超想象。中国登山协会数据显示,次年高校户外社团注册量骤降63%,而专业向导雇佣率提升218%。
这18人的任性,无意间推动了户外运动规范化进程。
6.jpeg
更深层的改变在人心。
如今黄山景区入口处,张海宁的铜像静静矗立,基座上"敬畏生命"四个字被磨得锃亮。
有家长特意带孩子前来:"看看,这就是责任的分量。"
结语:当我们谈论那场灾难时,真正要审视的是群体性共情能力的构建。
那个雨夜失去的不仅是年轻警员,更暴露出象牙塔里缺失的生命教育课。
或许真正的成长,始于对每个平凡守护者心存敬畏——因为岁月静好的背后,永远有人在负重前行。
7.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