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日本厉害了,无意中竟帮了大忙,困扰我国30年的稀土难题终于破解

宇宙天文馆 · 6 小时前
只要中国亮出“稀土”这张牌,美国也要抖三抖。
因为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稀土产业链的国家,不仅稀土资源丰富,还具备相应的加工技术。
但鲜为人知的是,我国稀土曾经遇到一个大难题,最后还是日本给了我们启发。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1.png
众所周知,日本因为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本土资源匮乏,在历史上多次靠侵略获取资源。
到了20世纪之后,日本在电子行业和军工方面成为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国。
然而,物资匮乏的问题仍然掣肘日本的发展。
在这些物资中,日本尤为缺少的是被称为“工业黄金”的稀土。
2.png
稀土这种物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土质矿产品,而是由17种金属元素组成的“金属物质”,而这些金属元素则是能够应用于电机、电池、传感器等电子设备领域。
尤其在军工的声呐、雷达制导、雷达波稀释等军工方面,以及提升钢铁韧性、防腐性等众多领域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日本在电子行业、汽车行业都是世界级的强国,对稀土的需求量同样也极大,但日本没有多少可以开采的稀土资源。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通过用最为原始但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那就是“买”。
3.png
除了大量从中国购买稀土,日本还在满世界寻找可以开发的稀土资源,比如曾经和缅甸、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蒙古甚至澳大利亚都曾经有过稀土合作开发的会谈。
日本的这种努力的确取得了成果,东京大学的地质学者在日本周边的海底,发现了含有稀土的泥浆资源,而且储量也极为可观。
日本宣称,他们拥有的稀土资源多达1600万余吨,能够让全球使用一百多年。
4.png
那么,为什么日本现在的稀土使用情况还没有改变呢?
其实,日本的这种有关于稀土的探测和推算,都是建立在有限的深海采矿能力之上的。
日本曾经通过吹沙填岛的方式建造了冲之鸟礁,奈何海底开采技术跟不上发展。
尽管日本在海底采矿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的成果却少得可怜。
就连研发出来的重型海底采矿机,也没有实现“深海”的效果,在水下2000多米就频频出现“意外情况”,采矿的效率也很难让人满意。
5.png
另外,日本的海底采矿机器并没有运行多长时间,就接到了环保组织发出的警告,因为这种机器经常会发出超标的噪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最终,日本花费36亿打造的深海采矿船,还是因为技术问题“趴”在了海底5600米,成了一个海底“纪念碑”。
尽管日本发现了深海里的稀土矿,却并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开采。不过,日本无意之间上演的这一场“闹剧”,却给我国指点了一个方向。
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对稀土的野蛮开采和过度出口进行了管控,但我们的建设和发展同样也需要稀土,而这时候日本在海外开采水下稀土的消息,也恰巧和我国的发展战略相吻合。
6.png
结合日本“不成功”的案例,我国的科研人员开始了技术攻关,一方面解决深海采矿的技术问题和提炼问题,另一方面也在寻找我们能够操作的海下稀土矿产。
2015年,我国的远洋科考船“大洋一号”在中印度洋盆地发现了两个富含稀土资源的沉积区,同样也在东南太平洋发现的黑黄金矿藏中,发现了超过800亿吨储量的稀土。
根据国际法的相关规定,这些被我国发现和开发的稀土也都成为我国的合法资源。
发现了资源,剩下的就是如何解决开采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对于我国来说,似乎“不值一提”,因为我国的造船能力和开采能力,都是公认的世界一流。
7.png
与日本相同,我国同样采取了“深潜采矿”的方式进行采矿,不同的是,我国的“开拓二号”,能够在4102米的深水区域深度稳定工作,而且还能够“来去自如”。
2024年,我国还研制出了能够潜水到6000米深海工作的全球首台“深海采矿车”,让深海开采稀土的功效大大提高。
反观日本,在叫嚷了一通“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之后,依然只能依靠进口稀土来维持生产所需要的消耗。
当初日本宣布发现海下稀土资源时候,美国就评价“开采成本将会异常高昂”,我国的专家也表示日本所谓的海底稀土开发“还时日尚早”。
看来,中美两国的专家在这一点上,还是有着一定“默契”的。
8.png
我国曾经因为稀土的开采和出口创收的问题头疼,但现在却能够通过采集海底稀土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不得不承认其中也有日本的一份功劳。
当然,其他国家之所以目前还无法像我国一样进行深海开采,还是因为无法达到我国这样先进的技术。
总而言之一句话,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机会总是等着有准备的人,而我们就是有准备的人。
参考资料:
【1】《日本满世界找稀土“开源” 并加大研发“节流”》人民日报
【2】《日媒:日本计划2024年从海底开采稀土,以减少对华进口依赖》环球网
【3】《美媒:日本新发现稀土矿开采成本将非常高昂》环球网
【4】《中国深海稀土开发尚待时日:技术没问题,但受环境、市场制约》环球网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