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不是你要摆脱的东西,而是需要重新安置的珍宝。"
——心理学教授李维榕
五月春末的台北街头,徐熙娣工作室的灯光已暗了三个月。
小S的节目《小姐不熙娣》随着经纪人最新声明里那句“无限期停工”像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所有等待她回归的观众心上。
2025年2月那场意外带走的不仅是徐熙媛,还有妹妹面对镜头的勇气。
节目组公布的探班视频里,小S摸着姐姐常坐的嘉宾椅突然哽咽。
制作人陈彦铭说,她现在连看台本都会触景伤情。
"熙娣"这个标签,曾经代表着她最鲜活的一面。
可是,那个活泼开朗的小S回不来了。
人生中,有些连结穿越生死,刻在骨血里,永远无法被撕裂。9日晚,小S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一张和大S牵手的合影,那一双紧握的手指仿佛把所有的温暖和依靠留在了这一帧画面里。
在这张照片发布之际,小S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从小到大,姐姐就是我的避风港,所有开心的不安与期待的疑惑,她永远是第一个倾听的人,我离不开她的鼓励,也离不开她给我的安全感。
如今,她走得太突然,留给我的只有满腔的思念和无尽的空洞。面对这样的伤痛,我必须要振作,因为妈妈更需要我,我也更想念她,但是生活终究还要继续,我要好好照顾妈妈。
至于我自己,哪儿也不去,姐姐会一直在我心里,直到有一天,我们再相见的那一刻。
握着手机屏幕读完这段文字,文字本身平实无华,却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那些隐忍的情绪并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点缀,简单的言语背后,包含了多少无可言说的痛与坚守。
亲人的离世不是一场暴雨,淋湿了还能晒干。而是一生的潮湿,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每一个日常。那些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是无数个细小的"突然好想你"。
她说“很需要大S的意见和鼓励”,这一句道出了多年来姐俩相互依赖、彼此扶持的深厚情谊;她说“我要好好照顾妈妈”,那份责任感不是安排好的剧本,而是血缘与爱的自然而然。
这句话背后,是多少失去至亲之人的共同经历——悲伤可以存在,但生活必须继续。
更让人动容的是她最后的誓言:“不想走去哪里,因为你会永远在我心里,直到我们见面的那刻。”那是她给逝去的姐姐许下的承诺,也是给所有经历失去之痛的人一个共鸣的出口:人世再多纷扰,心中的那个人,从未离去。
那些潮湿的痕迹,最终会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她没有选择消沉,而是用坦诚的文字和一张照片,把自己的伤口赤裸裸地呈现在公众面前,没有华丽的辞令,也没有过度煽情,只是一声声平实的呼喊:我在这里,我还在,我会继续。
亲人离世后,我们不是"走出悲伤",而是学会"带着悲伤生活"。那些潮湿的痕迹,就像潮湿墙角长出的青苔,在不见阳光的地方,生命自有其延续的方式。
在母亲节合影里,她嘴角上扬的弧度依旧标准,可眼神里的光却像被雨水打湿的火苗。网友说:"小S的笑容里,住着一整个雨季。
“小S已经不熙娣了”—— 这句话里,有惋惜,有感慨,也有心疼。。
此刻的台北正值梅雨季,雨再大,花瓣落地时也是轻轻的。
在的人要珍惜,先离开的请安息。
而我们,都要学会在潮湿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点点光。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