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德国大选后,新总理对华摊牌,德外长紧急求和,王毅明确了2个要求

格物评说 · 昨天 16:05
据外交部消息,5月19日,王毅外长应约同德国新任外长通电话。而此前,德国新总理的涉华言论引发广泛关注 ,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今年4月,德国经历大选后,默茨领导的新一届政府上台。在竞选期间,默茨所在政党的一些成员就多次发表对华强硬言论,试图在选民中营造一种“强硬外交”的形象。5月,默茨在联邦议院发表讲话,声称德国要对中国“战略去风险”,减少对中国的“单方面依赖”,还表示其政府将采取更强硬的对华政策 。
但默茨的这些言论,更多是出于政治层面的考量。一方面,其所在政党试图通过对华强硬,迎合国内保守派选民或利益集团,特别是那些对中国崛起持有戒心的选民,以此巩固在党内及执政联盟中的地位。另一方面,美国在背后的施压也不可忽视。默茨上台后,美国担心德国延续此前默克尔和朔尔茨相对温和的对华路线,便加大了对德国的威逼利诱,希望德国在对华政策上更具对抗性 。
1.png
德国新总理默茨(资料图)
可德国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极为紧密。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中德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德国在全球的最大贸易伙伴。德国在中国每投资1欧元,就能在德国创造约2欧元的附加价值。德国的汽车、机械制造等众多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收益,中国市场对德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意义重大 。就在默茨讲话后的第四天,德国新任外长瓦德富尔便急忙给王毅外长打来电话。这一行为,显然是想缓解默茨讲话给中德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 。
在通话中,王毅外长明确向德方提出两点重要要求。其一,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方要求德国像中国当年支持德国统一一样,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其二,中德经济互补性强,产业相互嵌入,利益深度融合,深化互利合作是必然选择,德方应防止以所谓“去风险”损害双方正常合作。王毅外长在对话中,多次强调“相互”一词,期望德方能够深刻理解 。
2.png
德国新任外长瓦德富尔(资料图)
事实上,德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近年来,受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等因素影响,德国经济增长乏力。2023年和2024年,德国经济连续两年负增长,今年4月下旬,德国政府发布的春季经济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德国经济零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若因政治因素破坏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德国企业界也深知这一点。大众、宝马等众多德国知名企业的负责人,近期纷纷表态,希望德国政府保持与中国的良好合作关系,不要让政治因素干扰经济合作。因为一旦减少与中国的合作,德国企业的利益将首当其冲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德国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
3.png
默茨近段时间的外交重心放在欧洲(资料图)
如果默茨政府执意推行强硬对华政策,不仅将面临国内企业界的反对,在国际上也可能陷入孤立。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各国都在寻求合作以应对全球性挑战,德国若选择对抗,显然不符合时代潮流。希望德国新政府能够权衡利弊,以务实的态度对待中德关系,推动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重回正轨 。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