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对话宋伊人:参加《演员请就位3》,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冷眼看电视 · 昨天 19:45
1.gif
演技类综艺能够发展至今,我们都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演综确实让一部分好演员被托举和被看见,也确实让观众有了看到新面孔的机会。
这么多年过去,几乎每一档演综都会跑出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幸运儿”,而在《演员请就位3》中,这份幸运给到了一个叫宋伊人的女孩。
2.jpeg
在表演之城的考核中,她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了一个卖身葬父的小女孩的角色,不仅引起导师章子怡和吴镇宇的注意,更被章子怡收走号码牌。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冷眼与其他观众一样,对这个被导师们赞赏有加的女孩产生了好奇——她的出道时间并不短,却鲜少在综艺节目露面,是什么促使她迈出了这一步?演员是如何看待演技类节目的?
机缘巧合之下,我们和宋伊人有了这次对话,从节目到职业,我们既想了解《演员请就位3》中的宋伊人,更想了解演员宋伊人。


3.jpeg
演员眼中的《演员请就位》
演员为什么要上演技类节目?相信很多观众都有这样的疑问,特别是在整个综艺营销更趋向娱乐化以后,类似“演员有必要上演综吗?”的问题总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交媒体上被讨论一番。
这个问题算不上温和,尤其是对于一位演员而言,它甚至有些尖锐。有点意外的是,当冷眼把这个问题抛给宋伊人时,宋伊人并没有回避诸如此类的争议。
“我一开始也不敢上。完全不敢。”宋伊人说,“我没有完整追过什么演综,只是看了一些片段,所以大概对这类节目有个比较初级的了解”。
4.jpeg
“而且,我是那种看节目就会替别人紧张的人,所以我想仅仅是看节目都这么紧张了,上节目的话我肯定不行”,宋伊人透露其实此前就已经有类似的演综找到过她,但彼时的她态度很坚决“绝对不去,我很害怕这种竞技节目,我会紧张死的。”
但随着年纪增长,特别是迈入30岁以后,她的心境悄然发生了变化,“怕当然还是怕的,可我想自己不能这么怂了,得给自己一个交代。”
所谓交代,就是给自己找答案。
演员是个相对被动的职业,总是处于被选择的位置。宋伊人告诉冷眼,演员在试角色时,通常得到的只有简单的“是”或“否”的反馈,宋伊人有过很多这样的经历——去面试角色,最后只得到了“否”的结果。“我没有很在意是不是用我,但我很想知道我是哪儿做得不够好没有用我”。
于是宋伊人接下了《演员请就位3》的邀约,她想来到节目里,从导师、同行的身上,找到这个答案。
5.jpeg
后续就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宋伊人拿到了第一个考核题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角色设计并表演。
“我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可以和别人组队,我太紧张了”,拿到题目后的宋伊人迅速分析了现场环境、服装与自己的优劣势,并且在脑海中设计了几种方案。
6.jpeg
宋伊人最开始想演的是一位画画的女孩,“因为我自己本来就会画画嘛,但我思来想去觉得这个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画画和导师们建立连接,所以有了小乞丐这个角色。”
虽然时间很紧,宋伊人还是尽可能地在心里做了小乞丐的人物小传,“首先我肯定要想清楚,这个角色在这里跪了多久,她遇到的人是不是都拒绝了她。为什么拒绝她?因为她太瘦了,别人担心她有病,买回去活不长。虽然当时横店很冷,但我尽量把胳膊腿的都露出来,让大家看到我很瘦,是那种很多天没有吃过饭的感觉。”
7.jpeg
而让宋伊人真的被记住的,是那个“买与卖”的错别字。
“这个是真的写错了吗?还是故意的?”相信这个问题,所有看过节目的观众都会和冷眼一样好奇。
“是故意的。”宋伊人的回答让冷眼有点惊讶,“我很清楚我的演技没到那种封神的地步,完全沉浸式地演不可能把导师吸引过来的,我的表演里一定要有一个明显的不合常理的地方,让老师注意到我,和我交流,我才能和她建立起连接。
所以我就想,那个年代穷苦人家肯定是没怎么受过教育的,她没上过学不识字。我写一个很明显的错字,导师就有可能来和我交流。”
8.jpeg
经过几轮思虑,宋伊人最终把“卖身葬父”写成了“买身葬父”,这个小小的错误果然引起了导师的关注,“我也想过要不要把葬字写错,但这个字本身笔画就多,写错了可能也看不出来,但卖和买这种错误就很明显。”
也正如宋伊人预想的那样,发现了错字的导师主动和她交流,而她也顺利得到了导师章子怡的认可。
“说实话当时有点懵也很开心,但更多的还是紧张和不安。”宋伊人坦言,自己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凡事都会先去想最坏的结果,“因为我觉得第一趴演好了,大家对你会有更高的期待,你会更容易搞砸。”
9.jpeg
这恰好是冷眼想聊的另一个有点尖锐的问题,在第二场考核中,宋伊人并没有如外界所料,拿到S级评级,甚至有观众说那段表演不太能看懂。
“可能和大家的视角不一样吧,我是去比赛的,那我最先考虑的肯定是导师而不是观众,而且当时时间很紧,导师给出的题目又很长,光是理逻辑就花了一点时间。所以我去掉了前期的设计和铺垫,把题目要的事情演明白,先把题扣住。当然,这都是客观因素,我肯定是有不足,不然我也不会来参加节目了。”
10.jpeg
谈到在节目中有什么目标,宋伊人坦言还是不忘初心“希望自己不能再那么怂了”,至于能够走多远,她没有过多设想,也不会因为一次表演失误而否定自己,“我就是来找问题的,把问题放到明面上说一说,这就足够了。”
“不过我也可以给大家小剧透一下,后面我会有很颠覆性的表演,让大家看看反派宋伊人。”


11.jpeg
演员眼中的“演员请就位”
在聊天的过程中,冷眼总能够感觉到宋伊人是个很有危机感的人,她总是习惯性地去想最坏的结果,即使是得到导师肯定,她的开心也只存在于一瞬间。
“我觉得可能就是和性格有关吧,我从小就是这样的小孩,会先想坏事。”宋伊人对这点轻描淡写,把原因归结为自己的性格,但从她过往的经历,我们或许还是能窥见到这种强烈危机感的一部分成因。
12.jpeg
在小红书的个人账号上,宋伊人曾经发过一条vlog,讲述了自己一路走来经历的迷茫与低谷,比如试了50部戏才得到一个角色、被换掉等等。这种反复被选择、被拒绝的经历,很容易对人产生潜在影响,但宋伊人并不想过分强调这一点:
“我觉得这和别人的关系不大,还是自己有不足的地方。”
从20岁因为一组“最美校服照”被大众所认识到现在,宋伊人作为演员活跃了十年。在这行的时间越久,她就越笃定这样一件事:喜欢演戏,想一直做演员。也正是这份笃定,给了她在连续被拒绝后仍旧继续尝试的勇气。
13.jpeg
“对我来说演戏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吧,如果没有戏拍,先不提收入之类的,我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了。”
然而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日常分享还是在聊天过程中的零散信息,宋伊人并不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只会演戏”,她会画画、有极快的临场反应能力,文字功底也不错,但宋伊人觉得那些都不足以成为她的绝对长板,唯有演技是可以依赖的根本。
14.jpeg
“我没想过干别的事,演技就是我的铁饭碗。”
而聊到这一路走来,宋伊人笑着说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会觉得我小时候,就是刚入行时是最难的,在进组《将夜》的时候,我前20多天都在担心自己会被换掉。而且进了组后,也没有人认识你是谁,大家喊我都是‘喂’。但现在和小时候相比,真的已经好很多了。”
15.jpeg
三十岁的宋伊人,已经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因为压力大,在拍摄结束后一个人跑到河边大哭,但她仍旧会紧张,会为了某个角色而辗转难眠。
“我就是容易想很多”,宋伊人说自己为了试镜角色熬夜通读原著,躺在床上又忍不住去捋人物动机和关系,越想越睡不着,“如果没想通的话我觉得(在表演时)会没有底气,我还是相信有底气才能演好角色”。
演员也是个永远被审视的行业,他们要接受的不止是来自导演、制片、资方以及其他同行的多维评价,还有观众的“审判”。关于观众对自己的评价,宋伊人一直有很清晰的认识。
“我其实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她坦言自己不算很漂亮,是邻家女孩的类型;也不算是大明星,不能自带流量,“可也就是因为我没有这些,所以我不用考虑那么多,把角色演好就够了。”
16.jpeg
恰好最近有一部宋伊人参演的剧集完播——以淮南小城为背景的年代剧《六姊妹》,宋伊人在其中饰演年轻时的张秋芳,即女主何家丽的闺蜜。这个角色戏份不算多,但有属于自己的人物弧光,很多观众甚至没发现饰演张秋芳的就是宋伊人。
冷眼借此又追问了宋伊人一个问题“角色被记住了,你却没被记住,你会觉得难过吗?”
宋伊人语气轻快地回答到“一点都不会,我是演员,我演的角色被观众记住,这就足够了啊。观众记不记得宋伊人,没有关系。”
17.jpeg
在《演员请就位3》中,宋伊人给自己选择的是“小人物赛道”,她自己也觉得自己就是演员这个行业的“小人物”——看起来或许并不起眼,但总归会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这是一次愉快且特别的采访,宋伊人讲话的语速很快,也很坦诚,几乎是没有保留地分享着她的所见所感所想。
无论是关于节目还是关于自己,宋伊人的所有回答都很具体,没有套话和空话,甚至很多对行业、对自己的思考坦诚和清醒得让冷眼有些惊讶。
甚至在聊天中冷眼发现她身上其实有很多可以去做延伸的“亮点”,都还没有被观众发现。但宋伊人并不想去突出这些,在她看来,自己最重要的武器就是演技,还是要靠不停的进组、试戏去建立自己的口碑——终极目的,是成为一名有代表作的好演员
“说实话,我觉得我一路还是很幸运。我还是很顺的。我想做的事情大部分还是都做成了的。但是我知道这份幸运它其实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我知道它来之不易,所以我更想好好珍惜它。”
冷眼希望这份幸运能够常伴宋伊人左右,让她在《演员请就位3》中走得更远,也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个清醒且努力的女孩。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