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做第二个中国?日本追着特朗普要零关税,印度威胁要发起报复。
这轮关税战,中国打了个样,现在其他国家个个都想做第二个中国,特朗普狂抡关税大棒,却赶不上大家跃跃欲试的心。
首当其冲的就是日本,环球网报道,在中美联合声明发表当天,日本首相石破茂就再次发声,我们要零关税,美国应该取消对日所有关税。
这就是比这中国的待遇喊得呀,目前特朗普并没有对此作出回应,但可以想象到美方有多头大,因为像日本这样操作的国家还有印度。
印度并没有直接喊零关税,而是转头威胁美国,扬言要对美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要不说印度的外交政策就是“骑墙”,真厉害跟谁,前两天还跟印度女婿万斯相谈甚欢,上赶着对美国示好,现在一看中国比较牛,立马调转枪口,朝着特朗普就开炮。
当然印度这个是威胁,会不会实施还不好说,而欧盟却不是说光说不练,环球网消息,欧盟已经公布了对美千亿反制清单,目前进入公众咨询期,预计在下月制定最终产品清单。
其实日本从一开始对美态度就比较强硬,多次公开对美关税政策说“不”,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再“唯唯诺诺”,接连两次的美日谈判后,石破茂更是表示“绝对无法接受”美方的要求。
这番表态背后是触目惊心的经济数据。日媒报告显示,4月日本企业破产数同比增长8.7%至826家,创下三年多来最长衰退周期。
更严峻的是,日本央行已将年度GDP增速预期腰斩至0.5%,而美国对日本汽车征收的25%惩罚性关税彻底成为压倒日本经济的最后稻草。
按照常理来说,英国的和特朗普谈判的最终结果基本就是日本的结果,观察者网消息显示,美英协议保留10%基准关税,同时降低了对英国汽车出口的限制性关税。
但当日本看到中国的胜利后,石破茂明白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并非不可撼动。
既然中国可以,日本为什么不行?在石破茂看来,日本值得更好的待遇。
"为了美国消费者和经济,难道不该降低关税吗?"石破茂在采访中的反问,暴露了日本现在谈判态度的变化,从做出恳求让步已经转向利益捆绑,日方的底气越来越足了。
那美国会再次“让步”吗?
根据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接受CNBC采访时所说:美日谈判将比英美协议更复杂。"
他特意强调10%的基础关税"短期内不会改变"。这番表态与特朗普此前的声明呼应。
现在来看,日本想要达到目的,只能使用最后的王牌,用美债要挟美国,要么与美国签署某些"特殊贸易条款",但难保又会付出其他代价。
目前日方已经明确表示并不急于和美国达成协议,这就是要继续耗下去的意思。
当日本在谈判桌上周旋时,印度也坐不住了。
向来秉持着“中国行我也行”的印度对美国开火了。环球网消息,日前,印度商工部已向WTO提交文件,提议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美国对钢铁和铝制品征收的额外关税。
这份文件显示,美国关税政策已影响价值76亿美元的印度对美出口,预计产生19.1亿美元关税损失。
印度强调这一反制是"实质等效"的贸易调整,并指责美国在程序上存在重大瑕疵:未按规则向WTO保障措施委员会进行必要通报。
要知道印度上个月还不是这态度,此前莫迪政府和工商部长戈亚尔接连访美示好,试图通过单方面让步换取美国的豁免,包括将印美平均关税差从13%压缩到4%以下,给予60%美国商品零关税待遇。
甚至在中国反制美国期间,印度还配合性地对中国钢铁加税,接盘被中国拒收的波音订单,但这些只换来特朗普"印度收多少关税,美国就跟多少"的当面威胁。
我们从日印的反应可以看到,特朗普已经吓唬不住任何人了,日本和印度与美国的关系都具代表性,一个是铁杆小弟一个墙头草,但现在美国连这样的两个人都吓唬住了,更别提其他国家了。
美国《大西洋月刊》日前发布的文章写到:"特朗普是个典型的'霸凌者',渴望臣服,害怕冲突"。受到特朗普威胁的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国那里学到一课。
文章犀利地指出,这位美国总统"试图将一种富有成效的关系转变为一种剥削关系,继而导致双输"。这种洞见解释了为何日印会不约而同地调整策略——屈服只会招致更多勒索,而适度反抗反而可能获得尊重。
回头来看,这场全球关税博弈的深层意义,远超单纯的贸易逆差之争。当日本和印度这样的经济体相继效仿中国策略,实际上正在改写"美国优先"单极规则下的国际贸易剧本。
正如《大西洋月刊》所言:"对抗特朗普并不意味着会赢,但屈服就注定会输。",我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有越来越的国家对美国发起“反攻”,中国已经撕开了一道口子,只需要更多人站起来,特朗普关税大棒注定被敲碎,再也拿不起来。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