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墨珑甲 · 6 小时前
李嘉诚宣布卖港口的事件引发了全网热议,为此许多人指责他这就是在“卖国”之后越来越人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这时人们才发现这位曾经商业大佬背后的金库居然是英国。
那么李嘉诚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商业大佬的位置?英国又为何成为了他的金库呢?
1.png
寒门逆袭

1928年,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原本李嘉诚的父母还是教师,但是由于战乱导致他们一家辗转来到香港。
在李嘉诚14岁那年,他的父亲因病离世,为了能够减少母亲的负担,李嘉诚从小就开始不辍学,进入香港的一家塑料厂当学徒。
2.png
每天李嘉诚都在厂里起早贪黑工作只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就是凭借着这份努力,李嘉诚从一位工人转为了工厂的销售。
很快李嘉诚就展示出其精明的商业头脑,在短短几年间提升了工厂的业绩,在其20岁时更是成为了工厂的销售总经理。
3.png
1950年,此时已经作为工厂销售经理的的李嘉诚选择离开工厂自己创业。李嘉诚拿出积攒多年的钱创办了塑胶厂。
创业之初,李嘉诚工厂内各项设施都十分简陋,但李嘉诚凭借其积累的人脉慢慢打开商路,让工厂渐渐有了好转。
4.png
当时欧美市场流行塑料花,李嘉诚利用商机,再次购买了大量的机械来生成塑料花,很快李嘉诚就占据了欧美大半市场,李嘉诚也是在此赚到了他后续再创业的启动金。
在1958年,李嘉诚正式进军房地产行业,他买下地皮一块工业用地,为此还建设了自己的商业大厦。
5.png
到了1971年,李嘉诚成立长江有限公司,这次他将全部心血投入房地产业务。
此时的香港房地产行业蒸蒸日上,李嘉诚瞅准机会又收购了一定的地皮,很快李嘉诚就在香港房地产行业做到了龙头,加上当时改革开放,李嘉诚又从获取的大量资金再次扩张房地产行业。
到了90年代,李嘉诚的商业已经扩张到了各个领域,从港口到学校等多个领域都有李嘉诚的身影,而李嘉诚也从一个潮州寒门摇身一变成为了香港商界的首富,李嘉诚的名声也是彻底在香港出名。
6.png
扩张到英国

李嘉诚在香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全球。于是李嘉诚开始在海外投资,首要目标就是曾经殖民过香港的英国。
在2010年,李嘉诚旗下的公司斥资58亿英镑收购了英国电网公司的资产。
要知道这笔钱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同时因为这是电网公司,李嘉诚也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开始加入到了英国的公用事业领域。
在英国的电力领域,可以说李嘉诚已经控制了英国大部分的电力,可以说每三个英国家庭中就有一份电力是来自李嘉诚公司。
7.png
在拥有英国三分之电力后,李嘉诚开始继续控制英国的其它能源,之后李嘉诚再次以64亿英镑收购了英国的天然气公司。
然而也对于李嘉诚来说才仅仅是开始。李嘉诚在通信上也开始布局,并且在如今李嘉诚的运营商在应该已拥有超过1300万用户。
李嘉诚在英国已经占据了大量居民生活的领域,同时李嘉诚还没有放弃他的老本行,他在伦敦等核心城市购置大量土地用来开发写字楼。到了现在,李嘉诚单在英国的投资总额已超过4000亿港元。
8.png
李嘉诚之所以将自己的资金都投向英国,也是有其自己的算盘,英国作为曾经的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已经恢复了自己的市场经济体系,与那些还没转变的国家相比,英国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风险更低,对于李嘉诚这样拥有丰富的资金来说英国无疑是最好目标。
其次是英国拥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在英国当地的法律对投资者十分友善,虽然会受到英国政府监管,却因此让李嘉诚的投资风险得到了更好庇佑,如此一来李嘉诚才敢将自己大量的资金都投入英国市场。


9.png
而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力和房地产等公用事业领域,这些行业都有具有一定得稳定性,哪怕出现金融危机,电力和通信被到的波及也是较小的,利用这些行业带来的收入也是十分的稳定。
投资这些行业的缺点就是利润率可能比较低,但这对于李嘉诚这样拥有巨额资产的投资人来说稳定性要大于风险,所以李嘉诚才会选择在英国进行投资,并且还都是收购那些英国的公用行业。
10.png
李嘉诚在英国的业务范围涵盖了英国人的方方面,从英国人住进房子到他们用电话,乃至喝的水和用的电都有李嘉诚参与其中,可以说李嘉诚在应该已经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称英国为李嘉诚源源不断的金库也是合情合理。
李嘉诚在英国进行大规模投资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李嘉诚的投资虽直接为英国经济注入了大量资金,并且还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但李嘉诚个人在英国的投资也引发了英国人的不满,许多英国民认为自己国家的民生领域由一个外国人控制,这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安。
11.png
李嘉诚所掌控的那些都是关乎英国整个国家经济命脉和民众日常生活的行业,那些行业原本就应该由本国资本或政府掌控,特别是近年来水电的上涨的问题出现时,大部分英国民众将矛头再次指向李嘉诚,甚至将李嘉诚描述为为了利益而忽视民众态度的资本家。
同时李嘉诚在英国的资产也引发了关于英国主权问题的讨论,英国的专家和人民都担心,目前英国过度依赖外资来控制关键行业可能会让英国陷入被动的局面,如果国际形势改变,或者李嘉诚本人撤资,都将直接威胁整个英国的经济发展。
12.png
退休后继续作妖

李嘉诚作为商人,利益永远是第一位,李嘉诚在英国的资产并购中利用各种手段来逃避了英国的税务,这也引起了英国民众的不满,不过这种情况到了2018年就发生了转变,此时的李嘉诚到了90岁的高龄并且宣布将正式宣布退休,将英国的管理权交给大儿子李泽钜。
13.png
李嘉诚退休并没有闲着,目前他虽已不再直管理公司的运营,但作为公司的重要人物,在公司还是拥有一定得话语权,如今李嘉诚也是选择将自己港口卖给美国企业,而他这么做必然引发了全网热议。
就在今年的4月2日,李嘉诚宣布将自己旗下的港口卖给美国,这场交易中已经涉及到了许多关键的港口,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拿马港口,这里可是中国与拉丁美洲贸易的重要港口如果将其卖给美国我国的贸易必然受到影响。
14.png
如今特朗普更是直接宣布与中国打响贸易战,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出卖港口给美国必然会影响我国的贸易,不过我国的市场监管局已经介入其中,宣布将继续进行监管,而且这场交易就算顺利进行也必然要受到市场的禁止。
如今,李嘉诚的英国“金库”依然在继续运行,这笔钱已经可以给他源源不断地收入,哪怕是后来大儿子经营不当,这笔巨额财富依然可以让其下半生无忧。眼下国际形势多变复杂,如果李嘉诚家务还是能够凭借着英国这颗摇钱树继续盈利。
15.png
但到了如今中美贸易战上,已经步入晚年的李嘉诚却选择跳出来卖自己的港口。
当然李嘉诚这么做也有自己的目的,那无疑是想借机向美国交付“投名状”,这场贸易战还没有开打李嘉诚就选择了认输,这也可以看出他个人十分害怕风险的态度。
要知道李嘉诚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少不了中国背后的支持,他如今将生意做到英国去背后也是少不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时刻知道自己的立场,一个企业家忘记自己的出路都会迷失本性最后亏损严重。
16.png
那些忘本的企业跑到国外没有几个能够混的不错的,就例如富士康,其创始人更是直接想开阔美国市场,为此特地将大部分重型转当美国,但结果呢?
富士康就是依靠人们低价的劳动力换来的利润,这招到了美国就没有效果。
17.png
如今的李泽钜已经成为了李嘉诚的接班人,作为新一代企业家他是否会又让家族企业变得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果李嘉诚继续卖自己的港口,那么迎接他的也只有被美国瓜分的下场。作为在国内发展起家的李家在这个关键时刻投靠美国必然引发不小冲击。
同时李嘉诚变卖港口的事也会给英国带来一定的冲击,曾是一心脱欧的英国在见到李嘉诚商业人嘴角后必然会重新审视这位外国人,届时李嘉诚的金库也将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市监总局: 长和港口交易各方不得以任何方式规避反垄断审查》南方都市报
《香港在内地创造的“第一”》中国政府网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