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讲究圈子文化,传统相声界也是一个圈,传统相声界最讲究师承关系,师兄弟之间更是格外亲热。
说起郭德纲和张伯鑫这对师兄弟,外行人看着像"八竿子打不着",内行人才知道这里头门道深着呢。
别看两人没拜同一个师父,可往上数两辈儿就能发现玄机——他们的师爷都是相声界泰斗赵佩茹,这层关系就像老北京胡同里的九曲回廊,绕来绕去总能接上头。
郭德纲当年拜在侯耀文门下时,估计都没想到自己会多出个"八竿子打着的师弟"。
张伯鑫师承高英培,按辈分得喊侯耀文一声师叔,这么一来他跟郭德纲就成了平辈师兄弟。
您要是在相声后台听见张伯鑫喊侯耀华"二爹",可别惊讶,这声称呼里藏着老规矩的弯弯绕。
去年相声圈出了件新鲜事儿,张伯鑫闷声不响地在北京城搞起了"高兴社"。
这园子刚开张那会儿,有人嘀咕:"单枪匹马的能成气候?"结果您猜怎么着?人家转头就请动了侯耀华这尊大佛。
要说这二位合作,那可比电视剧还精彩——侯耀华是侯宝林大师的儿子,在圈里说话带响儿的主儿;张伯鑫虽是后起之秀,但肚子里装的全是传统活儿的真功夫。
记得那天张伯鑫上门拜访,阵仗看得胡同口王大妈直咂舌。
茅台酒摞成塔,进口水果堆成山,不知道的还以为超市搞年货促销呢。
最绝的是他那声脆生生的"二爹",愣是把见惯大场面的侯耀华都喊乐了。
进了门张伯鑫可没把自己当客人,挽起袖子就忙活开了。
您瞧他左手牵着贵宾犬遛弯,右手抄起扫帚扫院子,转脸还能颠勺炒俩拿手菜,活脱脱把侯家当自己家捯饬。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侯耀华眯着眼直点头,当晚直播就把这勤快师侄带上了镜头。
要说直播这档子事,侯耀华可真是玩出了花儿。
六七十岁的人往镜头前一坐,段子包袱信手拈来,直播间人气比小年轻还旺。
张伯鑫在旁边递道具、接话茬,时不时还露两手传统贯口,看得观众直刷火箭。
这波流量蹭得那叫一个漂亮,比花钱买热搜划算多了。
不过要论张伯鑫的成名作,还得提当年《相声有新人》那档子事儿。
眼瞅着要和孟鹤堂PK,他听说对方是郭德纲徒弟,二话不说主动退赛。
这份气度倒是真应了老话说的"江湖不是打打杀杀",可也有人说他错过了大红机会。
如今看着高兴社红红火火,张伯鑫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园子里现在天天满座,新编的《新论捧逗》能把观众乐得直拍大腿。
侯耀华时不时过来压场,俩人在台上一个捧一个逗,传统段子里掺着网络热梗,听得台下老少观众直喊"再来一段"。
要说这师徒俩配合有多默契?上回商演临上场,侯耀华大褂扣子绷了。
张伯鑫眼疾手快,抄起后台的别针三下五除二就给收拾利索了。
台下观众光顾着乐,愣是没看出破绽,这段子后来都成了相声圈教学案例。
不过张伯鑫心里明镜似的,光靠老辈儿撑场子可不行。
现在高兴社招兵买马,既要能说传统《八大改行》的老艺人,也得有会玩短视频的00后。
前几天还见着几个穿汉服的小姑娘在园子门口拍段子,说是要把快板配上电子乐。
侯耀华对这师侄也是真上心,私下把压箱底的"现挂"秘诀都抖搂出来了。
有回直播时观众突然点唱《学猫叫》,老爷子面不改色接茬:"这位朋友点得好,我给您来个相声版的!"转头就给张伯鑫使眼色,俩人愣是把口水歌改成了太平歌词。
眼瞅着高兴社商演排到了年底,张伯鑫现在走路都带着风。
但他心里清楚,要想在京城相声圈站稳脚跟,光靠师承关系和流量还不够。
最近正琢磨着把传统《卖布头》改成脱口秀版本,说是要让年轻人知道相声不止有大褂折扇。
侯耀华倒是看得开,有回酒过三巡拍着师侄肩膀说:"别学那些虚头巴脑的,把活儿练瓷实了,观众自然买账。
"这话张伯鑫记心里了,现在每天雷打不动练早功,后台水牌子上的节目单周周换新。
要说这爷俩的合作能走多远,相声迷们都在等着看。
不过有件事倒是真的——现在去高兴社听相声,保不齐就能撞见侯耀华即兴来段单口。
那些个追星的小姑娘举着手机直喊"爷爷好帅",老爷子笑得见牙不见眼,张伯鑫在旁边默默把直播设备又调高了两格音量。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