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俄乌冲突降温,北约在东翼打造“无人机墙”,联合作战呈现新变化

杜文龙 · 8 小时前
随着俄乌冲突的降温,谈判声音逐渐盖过了交战声音。目前,多方斡旋的无条件谈判正在快速推进,最终的结论包括时间、地点和方式等细节,仍需进一步观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双方停火和停战的意愿比之前更为强烈。
1.jpeg
然而,在俄乌冲突降温的同时,北约国家在东翼的军事部署却在逐渐强化。根据参考消息及其他多家网站的报道,北约正在东翼准备打造“无人机墙”。所谓“无人机墙”,顾名思义,既可以用于进攻,也可以用于防御。通过在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国家组建联合作战体系,北约将形成对多国多类无人机的联合控制。
一旦通过这种无人机集群作战行动,北约既可以利用“蜂群”攻击打击对方纵深目标,又能够有效防御对方无人机的攻击。在俄乌冲突过程中,双方无人机对攻战取得了重要成果。无论是俄罗斯的“柳叶刀”无人机,还是乌克兰使用的西方提供的新型号无人机,其作战半径和航程已达到3000公里,对各类目标的打击效果显著提升。无人机作战在俄乌冲突中始终处于显眼位置。
2.png
随着俄乌冲突的降温,双方作战的一些基本结论和主要手段,有可能在北约与俄罗斯的对抗过程中重新发挥作用。因此,北约计划通过“无人机墙”,将东翼主要国家相互连接,通过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和无人机控制系统,形成对无人机防御的围墙和攻击的矛头。这一计划正在快速发展,也预示着今后不同国家之间的无人机作战行动将出现新的变化。
以往,无人机作战多为单一国家或军种使用,无人机型号及指挥控制系统相对单一,能够强制统一。然而,北约此次计划将多国无人机、无人艇、水下无人潜航器(UUV)及其他无人平台进行联合部署,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北约国家正在以联盟形式对无人机作战行动进行调控,这意味着无人机战争将从单一国家行动转变为多国联合行动。
3.jpeg
此次东翼“无人机墙”的试验和部署,表明未来无人机作战行动将是跨国界的。之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无人机部队和无人装备部队,但现在如果将不同国家的无人机、无人艇、UUV及其他无人平台相互组合,联合无人机作战将呈现出新的变化。
总体来看,在俄乌冲突降温之后,俄乌冲突中最重要的作战行动之一——无人机作战,正在被北约放大。下一步,针对无人战争和无人装备联合作战,有可能在一个联盟内由多个国家联合实施。这对今后的无人作战行动将会产生较大影响。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