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里最不缺的就是颜值逆天的女明星,但这些美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永远冻龄”。
相反,同岁、起点相似的王珞丹和白百何,她们都41岁了,两人的面相早已天差地别。
气质和状态上的差距也不小,问题是:差距到底藏在哪儿?
作者-杨 编辑-杨
他们两个人的起点极其相似!任何对她们“开挂的开局”有点了解的人都会感叹,这两人绝对可以算是“娱乐圈打工天花板”,十几年前,王珞丹凭借《奋斗》的米莱热度暴涨,知性短发加上灵动演技,一下子就成为那些年“文青女神”的代表。
接着,她又在《我的青春谁做主》和《杜拉拉升职记》中稳稳立住了脚,能演青春片,也能演职场白领,用句潮流的话总结:那时候的姐姐就是“脱俗中带点仙气”的标配,另一边,白百何的爆发点晚了一点,但她拿下的角色却自带光环,电影里,《失恋33天》里的那个“黄小仙”。
这部电影简直就是都市女性心碎教科书,她精准演绎了丧而鲜活的爱情小人物,甜而不腻的那种真实感,让无数年轻人觉得“这女演员也太懂我了吧!”然后,《捉妖记》、《滚蛋吧!肿瘤君》接连大火,她成了公认的票房保证。
当年,“文青"王珞丹和“都市幽默女”白百何,是既对标又并行的存在,虽然类型不完全一样,但她俩塑造了一样的市场故事:独特、有辨识度,不是千篇一律的“傻白甜路线”,不靠脸,而是“靠才气赢天下”。
不过,时间过去将近二十年,今天再看她们,一个尴尬的事实摆在眼前:王珞丹和白百何这两座神坛上的名字虽然还在,但却是以完全不同的状态被记住的,可以说,41岁,成了分水岭,先聊王珞丹,这两年她的荧幕作品虽然不多。
但只要出现,总能让人赞一句:“人怎么可以保持得这么清清爽爽?”是的,与其说她变老了,不如说她蜕变得更加轻盈、果断,王珞丹属于典型的清瘦型长相,鼻梁和脸型线条过硬,对五官精致度要求很高,但她却巧妙地用气质来弥补了一切。
如今的王珞丹,虽然从“青春校园脸”进化成了“干净智慧脸”,却让人觉得一切都是轻松从容,岁月反而成为了她的一种加分项,但对比白百何呢?很抱歉,那份初见“黄小仙”时的灵气,已经散得差不多了,从多次活动照片来看,白百何很难再给人“轻盈可爱”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脸型偏宽,她的中庭看起来略显“疲惫化”,再加上眼睛似乎已经不如年轻时那般有神,整个人看起来有些累,加上近年来她的影视成绩和作品频率有所影响,没有强势回归的大作让人惊艳,白百何的形象更多被固定在了“过去年份”,难免让人惋惜。
那么,既然两人曾经旗鼓相当,又都同样攀过颜值巅峰,为什么41岁,她们会产生如此不同的状态差距?其实,答案不难找,首先在皮肤和发型管理上,王珞丹显然花了更多心思,即使顶着短发,她也总能保持一种“轻飘却有力度”的状态。
配上她标志性的清新妆容和淡雅穿搭,仿佛告诉大家:我不追求极致的“修饰感”,但却要稳稳地抓住“自然感”,而白百何则相对“任性”一些,这些年她不太喜欢折腾自己的形象,甚至偶尔会给人一种“不挑照片就上节目”的随意感。
拍戏之余,她的妆面和造型有时有些随便,亮相时候文艺倒是有了,但疏于“精致管理”的懒散感,也让大家轻易就吐槽到她的精神状态,其次是体态和身材管理,这部分差距说出来可能有点扎心。
王珞丹的瘦长身材让她离“变腻”的风险相对远,同时,她对身材的管理也像是她的事业态度一样自律,而白百何则在生完孩子之后,虽瘦回去了不少,但整体线条感还是跟年轻时没得比,身材没收住,气场自然也就有点“撑不住”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心态”或许才是两人最大区别所在,从王珞丹疗愈性的社交动作中可以看出,姐姐似乎一直没想过硬拼数据或名利,而白百何呢,她虽然身上难免有更多复杂的人生和事业压力,但有时候反而没那么藏得住这些消耗带来的“情绪化”。
娱乐圈就像是一场不间断的长跑,颜值和粉丝只是一时的武器,而能在时间赛道上持续“跑赢”的人,都得靠更深层次的东西撑场面,王珞丹和白百何用41岁这个人生阶段,分别给出了她们不同的答案。
但这并不是说两人之间有“输赢”,而是说,她们展现了两种风格迥异的生命轨迹:一个是把生活过成了一首不慌不忙的诗,一个是把生活活成了一场笑中带泪的剧,所以王珞丹赢了什么?答案是“和时间和平共处”的自在感觉。
而白百何丢掉了什么?可能是她曾经带给人的那份灵气和少年感,但反过来看,白百何也不是完全输掉,她骨子里的真实和人味,可能会成为她未来在更厚重类型中转型的资本,两个41岁,一个里外干净得一尘不染,一个充满生活痕迹。
这样的状态对她们自己来说,可能已经是各有所得,当然,娱乐圈的残酷还会继续,一次次的“状态对比”无法避免,但能不能把自己活成时时在线的最美版本,从来不只是脸能决定的事,更是心和脑的力量使然。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