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李
<hr>“吃一口唐僧肉长生不老,骂一句郭德纲大红大紫。”郭德纲曾在某个相声舞台上讲到这句话。
相声这门艺术发展至今,要说谁说的最好,那么多相声大家都珠玉在前,郭德纲真不一定排的上号,可要说谁的影响力最大,那郭德纲指定是首当其冲的存在。
郭德纲不仅让相声这门艺术重新带回大众视野,让德云社声名远扬,还吸引了无数年轻人投入德云社门下,“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几乎满员。
可人红是非多,郭德纲在收获大量粉丝和赞誉的同时,也引来了不少争议和批评,这才有了开头的那句话。
姜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作为曲协主席,姜昆多次批评郭德纲相声“低俗”,他认为相声应该具有教育意义,能够传递正能量,所以郭德纲那些迎合观众口味的段子,就被他冠上“缺乏艺术内涵的帽子”。
在“反三俗”运动中,姜昆更是明确表示郭德纲的相声是“三俗”的典型代表,三俗为“庸俗、低俗、媚俗”,他认为郭德纲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将相声变成了低俗的娱乐方式。
姜昆的观点得到了部分业内人士的支持,但也引发了“纲丝”们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相声界“既得利益者”对草根艺人的排挤。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说起来两个人都是说相声的,但其实谁也不碍着谁,一个只是对艺术认真负责,一个却是为生活所迫想办法挣钱争名。
周立波
周立波作为“海派清口”的创始人,自然是看不惯同种类任何形式的同行,他的表演风格犀利、幽默,但受众群体却只有上海地区的观众。
周立波曾在节目中公开表示,听郭德纲的相声就像吃大蒜,虽然能让人感到过瘾,但却缺乏高雅的品位。
而自己的“海派清口”则如同喝咖啡,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艺术享受,郭德纲相声的受众群体是底层民众,根本无法和自己的海派清口相提并论。
这种拉踩的言论很快就让周立波陷入舆论漩涡,郭德纲没有落井下石,只说自己的相声虽然俗,但是却能给观众带来快乐。
如今,德云社不仅成了家喻户晓的“厂牌”,举办的综艺“德云逗笑社”更是连办了好几季,海派清口又在哪里呢?
朱军
那几年对“郭德纲俗”已经是批判到了极致,朱军作为央视著名主持人,也曾对郭德纲的相声发表过批评言论。
央视节目《艺术人生》中,朱军就曾暗讽郭德纲:“侯宝林大师用一辈子的心血把相声搬进人民大会堂,而有些相声演员用一夜时间把相声搬回地摊。”
朱军这一言论引发不少争议,许多人认为朱军作为主持人应该保持客观公正,哪怕做主持人之前曾经做过相声演员,但也是过去式,有点“居庙堂之高却未忧其民”了。
而“纲丝”们也纷纷为郭德纲打抱不平,还搬出了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早年的言论:“相声本就是市井文化,硬要抬高到艺术宝塔顶端反而失去生命力”。
曹云金
曹云金曾是郭德纲的得意门生,巅峰时期被网传“云鹤九霄,不如一曹”,可见曹云金的相声才华有多出色,不仅如此,曹云金还是郭麒麟的表舅。
可即便两重身份加持,师徒二人却还是分道扬镳,曹云金更是在网上发了一篇长达六千字的文章公开炮轰郭德纲。
文章中,曹云金指责郭德纲在经济上对自己不公,明明自己出力最多,月薪却连房租都交不起,不仅如此,还为了德云社的利益,限制自己的出场,牺牲自己的发展。
郭德纲紧跟着下场,回应曹的声声不公,师徒二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这场大战不仅让德云社的形象受到了一定影响,也让曹云金背上了“欺师灭祖”的骂名。
何云伟
同为郭德纲的徒弟,如果说曹云金是想涨工资有情可原,那何云伟就是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小人了。
德云社低谷时期,看不到出路的何云伟就选择了离开,人往高处走可以理解,但他离开后却否认与郭德纲的师徒名分。
不仅将自己的名字改作“何伟”,还称郭德纲为“郭纲”,暗指其“无德”,更抓马的是,他竟转投侯耀华名下,与郭德纲平辈相称,相比之下,曹云金的“欺师灭祖”仿佛“有名无实”。
李琦
德云社内部的师徒恩怨惹得大批网友争议,李琦作为老戏骨,也对德云社种种师徒恩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那么多人评价郭曹的师徒恩怨,唯有李琦是实实在在的给出了较为中肯的见解,面对媒体镜头,李琦指出,二人破坏行规,将家丑昭告天下。
他直言,德云社里师徒都不像话,尤其郭德纲更是毫无为人尊长的格局,本来只是关起门来的家务事,却被郭德纲一次次放到台面上,闹得满城风雨,实在丢人。
这番话也让不少好事群众大觉认可,部分人认为,郭德纲作为德云社的领头羊,手下那么多徒弟,本就应该拥有广阔的胸怀,却总是与徒弟们斤斤计较,甚至勾心斗角。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徒弟都欺负到头上来了,再不拿出点公信力,岂非整个德云社都要拱手让人?
马岐
马岐出生于北京的一个艺术世家,父亲兄长都是著名的曲艺家,而他本人也确实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哪怕因为一些家喻户晓的作品受人尊敬,但他的观点却遭受了很大的非议。
虽然他也是出身北京曲艺训练班,但他却是一位评书演员,人家说隔行如隔山,他却在直播间数次炮轰德云社。
称“郭德纲的相声现场砸挂过多,占据了整体表演的八成以上,甚至私自添加了很多糟粕”。
批评张云雷的《探清水河》是“窑曲”、说创始人张文顺不配称为艺术家、于谦没什么能耐,就靠嘴甜、更是吐槽郭德纲不配做马氏相声的传承人。
传承这事,可是人家马三立儿子亲口盖棺定论的,人正主还没说啥呢,你一个评书演员凭什么这么说?
马岐这口无遮拦的样子,搞的曲艺协会会长姜昆都怕了,特意给他打电话让他别再大放厥词,免得再闹出什么笑话。
而郭德纲的相声,本来就不同于传统的马氏相声和侯氏相声,要不是郭德纲在其中加入自己的特色,相声又何来“发扬光大”一说?
结语
从郭德纲小黑胖子时期,到将德云社发扬光大,一将功成万骨枯,他的相声时至今日都有关于“低俗”的争议。
郭德纲某场演出中提到,这行最讲究的是雅俗共赏,雅要雅的那么俗,俗要俗的那么雅,太雅没人看,太俗没法演。
郭德纲:人生低谷都有不如意的时候,这些年我就是一个裤衩,什么屁都得接着。
于谦:您也是没遇上那大小便失禁的!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