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
▲安装在“飞鸟”号综合试验舰后部的日本海上自卫队电磁炮(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国外社交媒体日前披露的信息,日本海上自卫队“飞鸟”号综合试验舰上安装了一门新型电磁炮,这也是继2023年日本披露其电磁炮试验的相关信息后,首次向外界展示其电磁炮的全貌。
▲日本海上自卫队电磁炮的技术原理和原型示意图,可见其使用的是电磁轨道炮技术路线(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悉,日本的这款电磁炮实为一种舰载电磁轨道炮,牵头研制单位为日本防卫装备厅,该机构下属的地面系统研究中心曾在2022年5月下旬与日本钢铁厂签署了一份价值479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该炮的开发。2023年5月,日本方面首次展示了该炮的原型,同年11月,日本方面还展示了该炮的海上射击画面。
▲日本海上自卫队此前进行的电磁炮海上射击试验画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日本方面披露的信息,日本的电磁炮在舰上的全系统主要由四个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模块(包括:三个标准集装箱电容模块和一个标准集装箱变压充电模块)和一座电磁炮炮塔等部分组成,炮塔使用的电磁炮重8吨,口径为40毫米,身管长度为6米,身管寿命超过了120发,发射的40毫米专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长约160毫米,重约320克。该炮充电电压为8.5千伏,可以用5兆焦耳的电能,将炮弹加速到约6.6马赫左右的初速从炮口处发射出去,而未来其能使用的电能将计划达到20兆焦耳。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电磁炮的主要组成和技术性能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电磁炮未来计划装备给其主力驱逐舰使用,执行的任务主要包括反水面和防空反导(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本的电磁炮除了会有舰载版,未来还会有使用高机动卡车底盘的陆基版(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日本海上自卫队今后的计划,其将在2027年完成其电磁炮的试验,并在2028年进行批量生产,以装备给其主力水面战舰(包括:“摩耶”级驱逐舰等)使用,以提高这些水面战舰的反水面和防空反导能力,同时,未来的量产型电磁炮将具备更小的供电系统体积,以提高其适装性。考虑到相比于传统的化学能火炮,电磁炮具有射程远、精度高、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同时,对比激光炮这类的新概念火炮,电磁炮还拥有全天候使用能力强等优势。因此,日本海上自卫队把电磁炮作为其水面战舰上今后的主要武器,也是一种较为正确的做法。此外,除了舰载版本,日本防卫省还计划开发该炮的陆基版本,以配备给其陆上自卫队使用。
▲由BAE公司为美国海军开发的电磁炮的射击瞬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此前开发的电磁炮,被安装在“海洋山”号登陆舰上进行试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横向对比来看,实际上早在日本之前,美国和中国早已在电磁炮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甚至,都还进行了上舰测试,且中美两国的电磁炮的炮口动能据称都达到了30多兆焦耳的水平,而这也代表着中美两国的电磁炮,将具备比日本电磁炮更快的炮口初速和射程。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日本电磁炮虽然目前已经开发出来,并实现了上舰测试,但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同类产品来说,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