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商业地产教父”“债务风暴中的孤勇者”,用37年时间从负债149万的转业军人蜕变为万亿帝国缔造者,又在71岁高龄扛起6000亿债务绝地求生,他就是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这位三度登顶亚洲首富的“铁血指挥官”,用“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的黄金定律重塑中国商业版图,却在2025年股权冻结风暴中说出“不跑路、不甩锅”的硬核宣言,以军人脊梁托起15万员工的饭碗。
军旅淬炼的商战基因
1954年生于四川的王健林,16岁参军戍边,在零下20℃的东北边境线锤炼出钢铁意志。1986年转业至大连西岗区政府,却在两年后做出惊人选择:接手负债149万的区属住宅公司。彼时这家濒临破产的企业连工资都发不出,他带着工人蹚进泥泞的旧城改造工地,首创“明厅设计”“铝合金窗”四大革新,把漏雨筒子楼变成全城疯抢的明星住宅,首战净赚千万。
三次豪赌定江山
破冰改制(1992)
当东北国企对“股份制改革”畏首畏尾时,王健林率队成为东北首批改制企业。他顶着“丢掉铁饭碗”的压力放话:“宁在市场摔死,不在体制闷死!”这番狠劲为万达帝国埋下第一块基石。
商业地产革命(2000)
在长春建起首座万达广场,用“购物中心+写字楼+公寓”模式缔造城市新地标。巅峰期以每年30座速度扩张,473座万达广场覆盖全国,单日最高客流突破500万,创下“万达所在即城市中心”的商业神话。
断臂求生(2017)
面对6000亿债务危机,他闪电出售13个文旅项目、77家酒店,两年套现2000亿。2024年更立下“三条军规”:零烂尾、保工资、优先兑付小额债权人,供应商透露“万达欠款竟比建筑商早到账”。
地产强人的AB面
军事化管理:要求项目提前3个月完工,南京某工程延期1天直接开除项目经理;独创“飞检制度”突袭工地,瓷砖铺歪0.5厘米当场返工。
极致商战嗅觉:2003年非典期间抄底签约5架货机,2012年豪掷26亿美元收购美国AMC院线,让万达影院银幕数登顶全球。
另类慈善家:在贵州丹寨砸14亿建扶贫小镇,年接待游客500万,2000苗寨村民端起“旅游饭碗”,汶川地震免租3月成都商户。
至暗时刻的破局密码
2025年3月,郑州法院冻结万达80亿股权,这是三个月内第三次冻结风暴。71岁的王健林站在西安工地,鬓角白发与手机里的金融警报形成刺耳交响。但他已启动两项变革:将万达广场转型轻资产输出品牌,试图在东南亚复制商业神话;办公室墙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警示语旁,新增“保民生、保就业”手书。
从负债149万到万亿帝国,从亚洲首富到债务斗士,王健林用半生诠释军人企业家的铁血浪漫。正如他在内部会议上所言:“只要我还在,就不会让跟着万达干的人没饭吃。”这位办公桌常摆《毛泽东选集》、每天6点准时到岗的老兵,仍在用战场练就的肌肉记忆,续写着中国民营企业家“向死而生”的硬核传奇。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