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巴拿马跪得彻底,喊话要收回港口,李嘉诚其实走了最错误一步

石江月 · 2025-4-9 20:43:07
近期,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计划向美国财团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的交易,出现了新的动向。
1.jpeg 【巴拿马质疑长和集团对港口经营权的合法性】
就在美国防长赫格塞斯抵达巴拿马前数小时,巴拿马审计署突然宣布,发现香港长江和记集团在获得港口特许经营权的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并计划起诉与长和续约的相关官员。这一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李嘉诚的“港口套现梦”有可能瞬间化为泡影。
根据巴拿马方面给出的审计报告,2021年巴拿马政府与长和集团续签25年运河港口特许经营权合同时,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包括未经当局批准私自续约、通过分包商减少应缴费用,以及未按合约规定上交10%净利润,拖欠金额高达12亿美元。
巴拿马审计署已明确表示,在审计结束后,将对相关官员提起诉讼。如果法院最终裁定合约违宪,长和集团的特许经营权将被撤销。
对于李嘉诚旗下企业而言,此次港口交易风波可谓损失惨重。一方面,长和集团原本计划将旗下43个港口业务打包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领头的西方资本,预计套现超190亿美元,然而如今交易被拦截,不仅没能成功套现,连原本的经营权也可能不保。
另一方面,李嘉诚旗下企业此举在国内引发极大争议,公众对其“在商言商”的做法早已不满。这次试图将巴拿马港口卖给美国财团,更是激怒了国内舆论,甚至港澳办也公开转发相关批评文章。
李嘉诚本就因多年来的商业操作被指“对国家缺乏责任感”,如今更是成为众矢之的,风评跌至谷底。钱没赚到,最后还被许多网名指责为“卖国贼”,“李超人”这次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2.png 【李嘉诚是这次交易中的最大输家】
事实上,李嘉诚旗下企业本可以避免落入今天这个境地。据消息人士此前透露,早在2015年,包括招商局和中远海运在内的四家中国国企曾提出以1500亿-1600亿港元收购和记港口40%的股权,报价甚至高于后来他想要套现的价格。然而,李嘉诚旗下企业最终选择拒绝,仍然坚持掌控港口资产。
如果当年长和集团选择将港口业务出售给中国国企,今天的局势可能会完全不同。一方面,可以顺利退出港口业务,不必在巴拿马问题上承受如此巨大的政治和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港口资产在中国企业手中,也不会落入如今被巴拿马政府调查、甚至可能被美国资本趁虚而入的困境。
客观来说,巴拿马此次对长和集团“翻脸”,并非偶然,而是美国步步紧逼的结果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不断施压巴拿马,要求对方降低中国在运河沿线的影响力,而此次风波,恰恰发生在美国防长赫格塞斯访巴前夕,显然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味。
特朗普政府一直视巴拿马运河为关键战略要地,认为其影响力不容他国染指,同时还试图切断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布局。而巴拿马政府此时选择对长和集团施压,除了迎合美国,还可能是在为未来的美资接盘铺路。
3.jpeg 【特朗普多次施压巴拿马让出港口所属权】
不可否认,如果中国企业无法接手这两个港口,确实会对中国在美洲的贸易运输产生一定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因此落入下风。
巴拿马运河虽然重要,但并非唯一通道。中国可进一步深化与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国的合作,推动替代航道建设。而且中国还可以借此机会,加强对国内港口的建设,提高中国船队的全球运营能力,减少对第三方港口的依赖。
另外,深化与南美国家的经贸合作,提升区域影响力,也能形成对美国影响力的有效制衡。
总的来说,长和集团此次在巴拿马港口套现交易上的惨败,不仅是一场失败的商业交易,更是一次严重的战略误判。在全球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选择站在资本利益一边,最终却被现实狠狠打脸。
而对于中国而言,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企业的国际布局不仅仅是商业决策,更关乎国家战略。未来,我们需要加强对关键基础设施的布局,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大国角力,容不得一丝侥幸。面对美国的围堵与施压,中国必须更加谨慎行事,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犯。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