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内,香港《大公报》连续发表多篇评论文章,严厉批评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长和)计划将包括巴拿马运河两大港口在内的43个港口出售给美国财团的决定。
一个颇有影响力的较为权威的官方媒体在一个月内连续批评一个人,这在历史上来看都是十分罕见的现象。
在3月13日的社评《莫天真勿糊涂》中,《大公报》质疑长和此举是否考虑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认为这一交易可能助长美国的霸权行径,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
随后,3月15日,《大公报》再发评论文章《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提出五个尖锐问题。
质问为何将重要港口轻易转让给美国势力,交易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算计,是否考虑了国家民族利益,以及这种选择是否在“助纣为虐、贻害中国和世界”。
这些连续的批评文章引发了广泛关注,国务院港澳办也转发了相关评论,表示对李嘉诚的批评和对大公报的声援。
3月17日,大公报再发文章《饮水思源有担当,背靠祖国谋发展》。
言下之意就是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知道自己是如何起家的,是因为背后有一个祖国。
这也是无形中给李嘉诚们一个教育,不要一味只知赚钱,而要饮水思源。
到3月21日,《大公报》再发文,标题为《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语气更加霸气且带有明确的批评意味。
文章指责李嘉诚“漠视法律”,称其道路“只会越走越窄”,最终将“遭到国人唾弃、背负‘卖国’骂名”。
李嘉诚本人及长和公司对此保持沉默,未作出公开回应。
显而易见的是,李嘉诚的港口交易绝对不再是一场单纯的商业交易,而是涉及到国家利益。
官方多次发声,也是希望他能够及时悬崖勒马,停止交易。
这一连串的发声背后,在我看来,至少释放出以下信号。
①国家利益至上: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企业的商业决策应充分考虑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避免因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国家战略。
②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大公报》强调伟大的企业家应具备爱国情怀,在关键时刻站稳立场,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这也告诫所有的企业家,在做出关键的商业决策时,也要考虑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毕竟没有国家,自己的企业也无从发展。
③官方态度的传递:港澳办转发相关评论,显示出官方对这一交易的关注和不满,提醒其他企业在重大决策时需谨慎评估其是否会给国家以及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总体而言,此次《大公报》对李嘉诚的连续批评,反映了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国家对企业行为的高度关注。
这也告诫所有企业家,企业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兼顾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