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香港楼王”李兆基去世,拥有千亿身价,卧室却只有床和衣柜

八号小迷弟 · 昨天 19:58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丨ZL·B
“如果可以,我愿意用九成九的身家,即一千亿元,来换取三十年青春。”
这是14年前,香港富豪李兆基在接受采访时,发出的感慨。
可终究是岁月无情,2025年3月17日,李兆基从此与世长辞,享年97岁。
1.jpeg
一代“楼王”的传奇人生,就此落下帷幕。
而随着他的离世,那一份掩藏已久的秘密也随之被公开!
怎敢信,身价千亿的他,卧室却仅有一张床和一个衣柜?
关于“楼王”李兆基的人生,你知道多少?
2.jpeg
白手起家的“香港楼王”

从顺德金铺神童到“亚洲股神”。
李兆基的人生,可以说是妥妥的一部商界男主传奇。
但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他的辉煌,却难想,他这一路走来却也并非一帆风顺。
3.jpeg
作为香港黄金年代崛起的商业巨子,李兆基的传奇人生,似乎从他出生就已经开始上演。
1928年,李兆基出生在广东顺德一个商人家庭。
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四,因此之后发家,大家便称他为“四叔”。
李兆基的父亲李介甫经营着一家金铺和一个银号。
4.jpeg
主要从事黄金、汇兑以及外币买卖。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李兆基从小就在家族生意的耳濡目染下,对金融和地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自幼便聪明过人、脑子灵活的他,更是在小学毕业后,就开始涉足家族生意。
5.jpeg
15岁时,他就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撑起家里的两间店铺。
若是不出意外,李兆基大概率不会去往香港。
但命运的安排往往是身不由己的,战乱的发生,将一切都进行了重新洗牌。
6.jpeg
1948年,20岁的李兆基带着1000港元只身闯入香港。
彼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不少大陆内地有钱人纷纷带着财富,来到香港寻求新的生路。
凭着这一点,算是正好撞到了李兆基的枪口上。
7.jpeg
两地人文的穿梭,极大的带动了汇兑业务和黄金生意。
李兆基由此赚到了自己入港的第一桶金。
而有了启动资金后,他自然不会只局限于此。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凭借从小穿梭商界的敏锐嗅觉。
8.jpeg
李兆基很快发现了香港房地产业的商机。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地少人多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其土地的巨大潜力,深深的触动着李兆基的心。
而任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大陆来的小伙子,会在日后,在香港商业掀起这样一番风浪。
9.jpeg
“香港巴菲特”的诞生

人人皆知“香港楼王”李兆基。
可殊不知,他的“楼王”称号,离不开另外几个人的帮衬和支持。
说干就干,发现这其中商机后,李兆基当即便召集朋友。
10.jpeg
1958年,他与好友冯景禧、郭德胜联手创办起了“永业企业”,正式进军房地产行业。
他以独特的分层出售、以及十年分期的创新出售模式。
打破旧式香港地产整栋出售模式,让普通人也能有买房的能力。
此模式一出,“永业”便在短短几年内实现跨越。
11.png
1963年,三人正式将“永业”进行重组,“新鸿基地产”就此诞生。
之后,三人以毒辣眼光,将目光投到其他地产商不屑经营的中小型楼宇经营。
再一次赚了个盆满钵满。
至此,三人在香港房地产行业彻底打响了名头,被冠以香港地产界“三剑客”之名。
12.jpeg
此时的三人在公司,已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场面。
然而,尽管几人有着相同的追求和理念,可在利益面前,这段关系却注定会轮回散沙。
1972年,就在三人协商,新鸿基地产上市前夕。
三人却因为股权问题产生分歧,难以实现合理划分的三人就此分道扬镳。
13.jpeg
然而,“兄弟”的分解之矛还没结束,新的问题就再次出现。
刚刚经历“分手”的李兆基,转眼就又迎来了股市的崩盘。
可面对这些,李兆基依旧丝毫不慌。
14.jpeg
他以自己最擅长的“旧楼收购”方法,在事业低谷期大力收购旧楼和土地。
虽是旧楼,但由于位置极好,经过他的一番拆建重组后,他又快速积累了一笔财富。
1976年,在香港股市复苏之际,他高调宣布回归,创立起自己的“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
15.jpeg
80年代后,他看准香港人口激增的风口,开始大力发展中小型住宅。
不得不说,李兆基就是天生的商人。
至此,他凭借着一次次雷厉风行的行动和转变,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楼王”。
可谁也不曾想到,人前富贵的楼王,背后的生活竟然会是这样。
16.jpeg
一床一柜尽显实至

古人云:“富甲天下人皆羡,慷慨仁心更为美。”
用这句话来形容李兆基,可以说是再贴切不过。
虽是被称为“楼王”,但李兆基却并不局限于只做房地产。
早在创业初期,他就开始涉足金融业。
17.jpeg
毕竟有年少的经历以及家族资产的培养,他可以说一直都是两头抓。
而随着房地产步入正轨后,他在金融业领域的成就一事不容小觑。
1988年,经过十年的努力奋斗,恒基兆业在他的带领下成功上市。

在全面收购了永泰建业后,他正式将公司更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
此时的他“恒基兆业”已然实现了房地产、能源、酒店、百货等多个领域。
之后,他更是大力拓展大陆业务,将资产遍布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而进入90年代后,恒基地产也迎来高光时刻。
19.jpeg
直至1995年,恒兆地产市值直破千亿,李兆基一跃跻身成为了《福布斯》富豪榜华人首富、亚洲首富,连续霸榜三年。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此时身价千亿的他,生活中却与传闻有着截然相反的处境。
甚至直至去世,他都保持着这一习性。
20.png
与很多富豪不同,李兆基的一生都是过得很节俭。
尽管坐拥千亿资产,但他的生活却极为简单。
据港媒报道,在他的卧室中,进摆放着一张床和一个衣柜。
可生活上的节俭,却并不代表他的“小气”。
21.jpeg
对自己“抠搜”的李兆基,在面对慈善事业时,却极为慷慨。
他不仅豪气捐资兴建医院、学校,还设立了“李兆基基金”,长期资助教育及医疗项目。
在国之危机时刻,面对疫情和天灾带来的灾难,他更是豪掷千万,帮助两岸同胞,同渡难关。
这样一个将实至和低调进行到底的企业家,又怎会不受人追捧。
22.jpeg
结语

从学徒到千亿富豪,李兆基用自己的双手,为香港商业史的留下了一段传奇篇章。
如今,尽管他已经与世长辞,但他的“神话”却依然在商界流传。
而他的成功,也不禁在与商业智慧,更是对于他本心坚守的诠释。
即便富可敌国,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不俗的生活态度。
正如他所说的“做生意要脚踏实地,做人要知足常乐”。
23.jpeg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李兆基
24.jpeg
封面新闻——“香港楼王”李兆基去世,身家千亿卧室却只有床和衣柜
25.jpeg
21世纪经济报道——“香港楼王”李兆基的传奇人生
26.jpeg
极目新闻——97岁香港地产大亨李兆基去世,曾是亚洲首富,被称为“香港巴菲特”
27.jpeg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马上删除!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