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让李嘉诚害怕的事发生了!交易停止,国监总局发声,李嘉诚认输?

鉴史人 · 2025-3-29 07:37:31
1.gif
让李嘉诚真正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此前无论是媒体公开点名,还是官方层面的各种释放信号,其实都没有触及到李家真正的利益,但随着李家财富不断地流失,说不慌是假的。
而如今随着国监总局的发声,原定于下周的交易已经停止,李嘉诚终于害怕了吗?
2.png
李嘉诚刚公布卖港口的时候,长和股价一度因为交易消息大涨21.86%,市场似乎还对这笔巨额套现抱有期待。可好景不长,随着舆论发酵和监管层态度的明朗,股价开始跳水,3月18日,长和单日跌幅超4.4%,市值蒸发78亿港元,3月20日,长实集团跌超6%,整个长和系11天内市值损失高达323.6亿港元。
而3月28日港股一开盘,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电能实业等几大旗舰上市公司市股价就不断走低,截至今天,李嘉诚旗下公司总计近781亿港元的市值灰飞烟灭,李氏家族财富直接少了21亿美元。
3.png 多家公司暴跌
而就在市值蒸发的同一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在被问及李嘉诚售卖港口一事是否要经过中国的反垄断审查批准时回答表示:
“我们注意到此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4.png
这番话看起来很官方,但其实字字千钧,反垄断审查不是小事,尤其是在涉及港口这种战略资产时,审查的尺度只会更严。
要知道,反垄断二司是国家市监总局专门负责反垄断调查的部门,平时盯着的大多是企业并购、价格垄断之类的事儿,这次他们主动发声,摆明了是把长和的港口交易纳入了监管视野,港口虽然是长和的资产,但交易对手是贝莱德牵头的财团,涉及全球43个港口,其中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尤其敏感。
这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牵扯到供应链、地缘政治甚至国家安全,所以反垄断二司插手,说明这笔交易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普通商业范畴,上升到了需要官方层面介入的高度。
5.png
其实这不是李嘉诚第一次面对监管的压力,早些年,他在内地和香港的业务就曾因各种原因被审查过,但凭着他的手腕和人脉,总能化险为夷。可这一次,情况似乎不一样了,监管层不可能视而不见,而李嘉诚的团队,恐怕也很难找到完美的说辞来圆场。
果不其然,垄断二司发声没多久,长和高层就透露,原定于4月2日和贝莱德签署正式的交割协议已经被叫停,具体日子可能还将往后延期。
6.png
虽然没有透露具体原因,但从近期发生的事情也可以猜出一二。自从港口交易曝光,港媒就率先发声,《大公报》《文汇报》接连发文,标题一个比一个狠——“卖港求荣”“丧权辱国”,直指长和唯利是图,把国家利益抛在脑后。随后资本大量逃离李氏家族的企业,市值暴跌,这个时候暂停交易,无疑可以缓口气。
7.jpeg
而且如今反垄断部门的介入,事情就将变得极为复杂,审查一旦启动,短则拖几个月,长则没个准,交易双方得提交一堆材料,甚至可能被要求大幅调整方案,长和高层显然掂量过这风险,与其硬着头皮冒险,不如先踩刹车,避避风头。
今晚的李嘉诚估计也睡不着了,如果交易真的失败,那李嘉诚不仅拿不到那228亿美元的现金,还得面对投资者的进一步抛售,市值蒸发781亿港元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会更难熬。
8.jpeg
对于一个96岁的老人来说,财富的意义或许早已超越了数字本身。几十年来,李嘉诚习惯了赢,习惯了掌控局面,他的每一次出手,几乎都能带来回报,哪怕是撤资英国、抛售内地物业这样的争议之举,最终也证明了他的远见,可这一次,他似乎输了,而且输得很彻底。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港媒:香港长和集团卖港口计划暂缓,下周不会签约》
观察者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注意到此交易,将依法审查》
9.png
10.pn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