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嘉诚集团和贝莱德财团草签协议算起,已经24天了。
这24天,关于43个港口的交易事件,热度越来越高。
3月24日,黑石集团总裁苏世民来华访问,接待规格非常高。
苏总来华的第三天,我商务部专家发声:李嘉诚集团“在商不言商”。
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来分析一二。
首先,我们看看黑石集团和贝莱德财团的关系。
黑石集团苏世民
黑石集团,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创建于1985年。
两个创始人是彼得·彼得森(Peter G. Peterson)和苏世民(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
黑石集团,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也是世界知名的顶级投资公司。
苏世民这个人很有意思,来中国也是非常多次,看他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就知道他对中国市场非常看重。
这次和李嘉诚交易的贝莱德财团,早期就是黑石集团的子公司,成立于1988年。1992年,贝莱德从黑石集团独立出去。贝莱德财团的创始人和现任CEO是同一个人,名字叫拉里·芬克。
可以这样说,是黑石集团孵化出了贝莱德集团。
贝莱德集团CEO拉里芬克
所以,苏世民和拉里芬克的关系非常好。
不过,苏世民虽然是长袖善舞的资本大鳄,但拉里芬克才是真正的不世出的金融奇才。
举一个数据吧,目前,贝莱德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 11.6万亿美元,超过日本+德国的全年GDP总和。
而黑石集团掌控和管理的资产规模为 1.13万亿美元。
也就说,贝莱德集团管理资产的规模是黑石的10倍。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件事,这两人和特朗普的关系都是非常好的。
其次,我们说说黑石集团、贝莱德集团和中国的密切关系。
我们先说黑石集团。
2007年,黑石以6亿美元收购了中国化工旗下蓝星集团20%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其后,在黑石的帮助下,蓝星在海外完成多次并购,例如收购法国安迪苏和罗地亚有机硅业务。
2024年,黑石牵头财团投资6亿美元,获得寿光物流园30%股权,并推动其在香港上市。此举,黑石集团是通过投资农产品物流平台,布局农业供应链。
2007年,中国外汇投资公司(中投前身)以30亿美元购入黑石9.9%无投票权股份,成为其基石投资者。2024年,中国外汇管理局追加5亿美元投资黑石旗下房地产私募基金,拓展在华不动产布局。
不仅如此,黑石曾联合中国化工等企业,对澳大利亚的新农集团、力拓集团进行过竞购,虽然没有成功,但双方的合作非常良好。
这次,黑石集团苏世民到中国后,与中国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会晤,讨论绿色投资、科技与基建合作,预示了黑石将扩大在华战略投资。
一切说明,黑石集团CEO苏世民和中国的政府、企业关系非常不错,合作良好。
其次,我们说说贝莱德财团。
贝莱德财团,比起孙正义的软硬集团,强太多了。
在互联网行业,贝莱德重仓腾讯(2.29%)、阿里巴巴(5.01%),是美团的第二大股东。除此以外,还参股了小米、百度、快手、拼多多、哔哩哔哩等。
可以说,贝莱德参股了众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在半导体企业中,贝莱德投资了大名鼎鼎的中芯国际(2.1%),还对华虹半导体投资了50亿人民币。
在新能源企业中,贝莱德持股比亚迪H股的6.2%。持股宁德时代2.9%。
看得出来,贝莱德财团对新能源车、电池市场非常看重。
在物流地产方面,贝莱德投资上海怡丰城(28亿元)、长泰广场(15亿元)等商业地产项目,并与普洛斯合作投资5亿美元物流基金,聚焦长三角和珠三角。与易商红木(ESR)合作开发物流仓储项目(3亿美元),提升供应链效率。
在金融企业方面,通过QFII渠道持有中国平安(3.0%)、招商银行(2.5%)、工商银行(1.8%)等。
这还没完呢,贝莱德集团还投资了安踏体育(1.3%)、贵州茅台(2.8%)、五粮液(1.9%)等企业。
除此以外,贝莱德集团增持了京东健康、迈瑞医疗的股份等。
看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呢?
这个贝莱德集团非常厉害,在中国投资的产业太多了,远远超过黑石集团在中国的投资。从互联网到半导体,再到新能源汽车、电池,再到消费领域、环保领域,都有涉猎。
贝莱德和中国企业的合作确实紧密。
(以上数据,因为统计时间、统计口径的不同,和实际可能略有差异,具体以企业公告为准)
第三,我们说说商务部专家的表态
2025年3月26日。
国家队序列里面的商务部发声了。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李嘉诚及长和实业出售全球43个港口(包括巴拿马运河两处关键港口)的行为,表面以“在商言商”为挡箭牌,实则违背商人逐利的基本逻辑。
啥意思?
李嘉诚如果追逐利润,那么,这么大的项目就应该多和各方谈谈,可以招标,价高者得。李嘉诚“短平快”地与贝莱德达成出售协议。这不符合商业逻辑。
<hr>好,看完这三段,我想大家会基本明白其中的关系了。
黑石集团、贝莱德财团和中国企业合作良好,贝莱德集团投资参股的中国企业非常多。
苏世民到中国的第三天,商务部专家突然发声了,而且多少有些“批评”李嘉诚集团的意思。
商务部的专家们,早不批评,晚不批评,为何选择此时批评?最大的可能性是:因为见到了苏世民。
在蓝风破晓看来,从黑石集团苏世民的角度出发,于情于理,第一选择应该是居中协调,尽量劝中国同意这次交易。当然,中国如果不同意放手,那么,苏世民一定是协调贝莱德集团放弃交易,或者拆分交易,把43个港口中的41个拿上,不再持有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
一句话,为了在中国的巨大利益,黑石集团和贝莱德集团,大概率会进行取舍的。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李嘉诚将43个港口卖给贝莱德财团的可能性在降低,交易极大概率“失败”。
如果李嘉诚不能卖港口给贝莱德,那么,中国的央企“中远海运”是可以考虑一下的,中远海运是有拓展美洲航运和港口业务的战略的。
如果,李嘉诚为了讨好欧美,港口不卖给中企,那么,李嘉诚就只能自己长期持有了,因为交易得不到审批,交易很难通过。如此,李嘉诚崇洋媚外的帽子就得长期戴着了。
这真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啊!
哪头轻,哪头重,李嘉诚只能自己掂量了。
4月2日是正式签约的最后一天,让我们拭目以待。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