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战争与和平的话题总是能轻易点燃人们的关注。
其中,日本一位被称为“战忽局”局长的退役军官,就抛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预言:最迟2025年,中国和日本之间会爆发一场大战,而且有一方会输得很惨。
这话一出,不光日本国内炸开了锅,连国际社会都开始议论纷纷。
“战忽局”局长
“战忽局”这词儿压根不是啥正式机构,而是中国网友给日本军事评论员矢野义昭取的外号。
矢野义昭是日本陆上自卫队退役少将,曾经在日本军事圈子里挺活跃。
因为他老发表一些关于中日战争的言论,中国网友就戏称他是“日本战忽局局长”,意思是专门忽悠战争的那种。
矢野义昭从日本陆上自卫队基层干起,一步步爬到少将的位置,靠的是扎实的军事能力和管理经验。在部队服役时,他参加过不少演习和训练任务,对日本自卫队的运作门儿清。
退役后,他没选择安安静静养老,而是转行当了军事评论员,经常在电视节目、报纸专栏和公开讲座上露面,聊日本国防和国际局势。
这人说话有个特点,民族主义味儿特别浓。
他一直主张日本得大幅增强军力,甚至公开喊话让日本搞核武器,说这样才能对抗潜在威胁。
这立场在日本国内争议不小。有人觉得他有危机感,说的在理,能提醒大家重视国家安全;也有人骂他太极端,净瞎嚷嚷,搞得人心惶惶。
矢野义昭的预言
矢野义昭在日本《军事研究》月刊上,曾经发了一篇文章,标题够吓人,内容更耸动。
他说,最迟到2025年,中日之间会爆发战争,而且日本自卫队能把中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这文章一出,日本国内讨论得热火朝天,矢野义昭的名气也蹭蹭往上涨。
他猜想,2025年,以色列会跟伊朗干一仗,把中东搅得一团乱。美国作为以色列的后台,得把驻日美军主力调过去帮忙,结果东亚这边就空了。
我国一看机会来了,就会在东海出动潜艇和轰炸机,还用网络攻击搞乱日本国内。
矢野义昭接着写道,等确认美国不会插手,中国会出动900架主力战机和三分之二的海军舰队,对日本来个突然袭击,同时扔一大堆导弹和电磁脉冲弹。
日本自卫队拼死抵抗,但因为数量上吃亏,最后没顶住。中国占领冲绳,还会扶持冲绳独立,把“琉球”这名字再弄回来。
矢野义昭的预言当年是挺唬人,但现在回头看,2025年到了,中日也没打起来。
实际情况是,这几年中日关系反而缓和了不少,两国领导人见了几次面,经济合作还越搞越深。虽然钓鱼岛的问题没解决,但要说全面开战,可能性真不高。
他的预言其实更像是政治宣传,他文章里老强调日本得扩军、得有核武器,说是为了防“中国威胁”。
这套说辞在日本右翼圈子里有点市场,但不少人觉得他就是危言耸听,拿外部威胁当借口忽悠人。
从军事角度看,他的话也站不住脚。
比如他说中国会趁中东乱局和美国撤兵偷袭日本,可现实是,美国在东亚的军力没因为中东事儿少多少,驻日美军还是日本防线的重要支撑。
再说,我国一直强调和平发展,反对打仗,哪会随便挑起大战?
矢野义昭这番话在日本可没白说,讨论度直接拉满。
日本政府这边也注意到了,防卫大臣有次开会时提了一句:“任何可能性都得防着点,但也不能被没影儿的话牵着鼻子走。”
这话意思很明白,官方不完全否定他,但也不会当真。
国际上也有关注,我国官方直接怼回去,说这是日本右翼挑衅,瞎制造紧张。
美国作为日本盟友,对中日关系一直盯着,但没怎么搭理矢野义昭的话。
中日关系现在啥样,将来咋走
这几年,中日关系从低谷慢慢爬上来。两国领导人见了好几次面,经济上你来我往,文化交流也热热闹闹。
不过,钓鱼岛的事儿、历史遗留问题还在那儿杵着,算是个隐患,双方得慢慢磨合着解决。
我国是日本头号贸易伙伴,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
2023年,中日贸易额冲到3000亿美元,创了新高,说明两边联系多紧。此外,科技、环保、能源这些领域,中日也有不少合作机会。
安全上,中日都得面对朝鲜核问题、地区恐怖主义这些麻烦事儿。一起搞安全合作,维护地区和平,对两边都有利。
以后咋走还不确定,得看双方能不能多聊聊,建点信任,把分歧管好,别让矛盾炸开。国际社会也得帮着点,推动中日关系往好的方向走。
大家都希望中日关系稳稳当当,别出乱子。
美国是日本的盟友,对中日关系影响不小。这几年,美国在东亚加了军力,想平衡中国崛起,但也说要靠对话解决问题,不想真打起来。
欧洲那边也关心,欧盟有份报告讲,中日关系稳不稳,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和安全,呼吁两边多合作,应对全球问题。
联合国秘书长也发话了,说中日是亚洲和世界的大国,关系好坏牵动地区和平,国际社会得一起推着,让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关于抗战的预测与预言:中日为何必有一战? 澎湃新闻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