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华为芯片大案:9亿研发成果被盗,14人判刑,尊湃强制解散

张萍观天下 · 4 小时前
上海浦东法庭刚刚审理落定一桩轰动全国的科技案件。
14名前华为海思员工因盗取Wi-Fi 6芯片核心机密,被判刑1至6年,追缴并处罚金总计1350万元。
尊湃通讯公司被冻结9000余万元资产,强制注销,公司核心技术销毁。
2018年,华为重金9亿元投入自主研发Wi-Fi 6芯片,致力于在5G与无线通信领域构建核心话语权。
Wi-Fi 6速度对比前代提升极大,速率高出三倍,覆盖2.4/5GHz全频段,适配不同速率设备,市场千亿级规模可期。
一百多位工程师历经三年,实现行业领先突破,也代表着技术与资金的巨大沉淀。


1.jpeg

张琨,时任华为海思技术总监,全面负责该项目。
面对巨大的技术壁垒和利益诱惑,他利用职务之便,掌握大量芯片设计资料。
2021年5月主动辞职,短短一个月内筹办尊湃通讯,业务方向高度重叠——通信芯片开发。
手握设计架构、算法参数等核心信息,张琨迅速拉拢老部下离开华为,并以较高薪酬和股权激励招募骨干,承诺公司上市后全体受益。
复制粘贴、截图、网盘传递、U盘转存,部分成员非法手段采集数据,通过电子邮箱上传境外服务器。
这批技术骨干涵盖架构设计专家、射频调试工程师、算法高级人才等。只用一年时间,尊湃便发布极为类似的Wi-Fi 6芯片。
关键技术性能、架构、射频各项指标与华为方案相似度逾90%,数十项细节几乎原样照搬。
华为方面通过反向技术分析察觉端倪,凭借自身对技术细节的熟悉,认定尊湃产品明显涉嫌抄袭。
公司立即报警,警方联合行动,于2023年4月抓捕疑犯并扣押服务器,刑侦溯源细致还原整个侵权链路。
2.jpeg

2025年7月,法院做出一审判决。
主谋张琨技术背景极强,北京大学本硕培养,曾在美国学习深造及在高通供职后,加入华为成为顶尖工程管理者。
高薪高股权,年收入数百万并非稀罕。
他选择铤而走险,为单纯的经济理由未免牵强,与个人身份轨迹、留美背景甚至国籍问题相连时,动机变得复杂。
案子浮出水面后再次引起“海归信任危机”。
格力2025年董事会上董明珠坦言更信赖本土培养的技术人才,无独有偶,格力曾因引进海归核心人员后跳槽竞争对手,造成巨额技术损失。
企业间对于核心机密的保护态度被推到聚光灯下。
资本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卷入风暴。


3.jpeg

小米、知名创投纷纷投资尊湃。
尽管小米对投资动机作出澄清,但流言和质疑令其后续投资受阻,项目尽调流程升级,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和原创技术来源。
九亿投入的成果被粗暴盗取,专利话语权直接蒙受损失。
华为在WiFi 7国际定标中的谈判能力下降,相关专利费用每年或少收一到两亿美元。
司法界也开始关注间接损失的认定,不再只以直接经济损失论处,对未来类似案件处理具有示范意义。
4.jpeg

企业端的应对措施随即升级。物理与数字防护体系强化,权限隔离、监控记录更加严密,对员工离职特别是研发部门团队协同出走进行细致约束。
即便未有物理材料携带,仅靠记忆拼凑也可能涉嫌侵权,警醒了行业对高敏感项目的管理漏洞。
人才管理逻辑变化显著。高报酬套餐和股权诱惑曾助推尊湃快速成型;现在,更多公司开始重视“团队整体挖角”风险预案,应对技术核心员工带队离开的潜在威胁。


5.jpeg

涉案人员全部受到严厉处置,一案未免百案寒心。技术安全形势进一步紧张,行业共识趋向“零容忍”,违法必究。
从法院到企业再到创投圈,对于核心技术流动、信息窃取和竞争格局,未来的规则边界会越来越清晰和严格。
编辑:张萍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