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出生在辽宁抚顺东洲区一个山村,1971年5月4日的事儿,家里穷得不行,父母生了九个孩子,他是最小的。父亲三岁那年就没了,母亲高龄产子,奶水不够,只能让大姐分点奶把他养活。母亲推着车卖地瓜,冬天冻手冻脚,勉强维持一家子。
哥哥姐姐们从小帮衬,大姐卖了孩子用的钢琴凑补课费。他高中瞒着家人练文艺节目,家人同意后考上上海戏剧学院,1992年入学,1996年毕业进抚顺话剧团,演话剧和小品。1999年第一部电视剧《曹操》里演荀彧,之后几年跑龙套,生活紧巴巴,直到2003年后戏份多起来。
2010年左右演刘备转机来了,眼神隐忍让人记住,接着陈独秀那股革命劲儿也火了。成名后不忘本,给哥哥姐姐买房,回老家帮三哥卖包子。
娱乐圈里演毛主席的路子向来固定,古月靠外形相似,叶剑英元帅认可他的表演。唐国强接棒注重稳重表达,比如咽喉结动作成了标志,把形象定型成一种风格。王仁君多次出演,还是沿袭相似路线。
于和伟54岁决定不一样,他接下《伟大的长征》里的毛主席,不是固定形象,而是1934年到1937年转型期的领导者,强调人性层面。
他从2024年底开始准备,花半年时间翻资料,重点看湘江战役前后变化。湘江战役在1934年11月底到12月初,红军主力在广西全州、兴安一带突破国民党封锁线。
河水冰冷,岸边国民党军队层层设防,炮弹呼啸落下,红军战士趟水前进,水花溅起混着血迹。损失过半,中央红军从八万多人减到三万。
毛主席当时不是直接指挥,但战役后推动改变路线,从失利中爬起。于和伟反复琢磨这过程,面对指挥权旁落,内外压力大,既忍耐又决断。不靠化妆像谁,只求抓住本质。
剧组筹备三年,团队跨越九省两万公里,实地踩点长征路线,从江西瑞金到陕北吴起镇,每段路都丈量过。不是单一视角,是人性选择。
曹磊演周总理,何政军演朱德,王劲松演蒋介石,张晚意演张学良。没有脸谱化,挖掘每个人性中的选择。
于和伟擅长这个,挖人物内心。比如毛主席抽烟时点烟卷,吸一口吐出,眼睛眯起。吃饭用筷子夹简单饭菜,吃得慢条斯理。休息躺草堆上,双手枕头,看天不语。这种去符号路子,让圈里人闭嘴。
团队强调细节,比如行军时手背身后,体现思考。长征全线,红二方面军贺龙路线并入,红四方面军张国焘分歧,于和伟演调解。
南方游击队项英陈毅留守,丛林游击。过彝区,刘伯承结盟小叶丹,山寨歃血,端碗喝酒。哈达铺得陕北消息,小镇街头看报纸,手指按住页码,抬头对同志说,眼睛亮起。
直罗镇战役结束长征,指挥阵地挥手下令,炮火中站立。
《伟大的长征》从1934年出发,不是单纯远征,而是精神延续。央视预定,期待值高。于和伟的毛主席,拉近历史距离。观众不再见传说中的背影,而是穿越风雪泥泞咬牙的人。
娱乐圈快节奏,轻浮多。他选慢路,54岁挑战高地。不为名利,只想说演员靠信念苦熬光阴。于和伟没自称最像谁。只是让大家信,长征路上的身影每刻真实,这就够了。
参考资料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伟大的长征》举行开机座谈会 闪电新闻
铭记伟大长征,纪念伟大胜利! 贵州妇联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