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刘婧汐
中国短剧市场在海外异军突起,成为文化出海的新亮点。
根据Sensor Tower数据,2025年Q1季度全球短剧应用内购收入逼近7亿美元,是2024年第一季度的近4倍。而短剧应用下载量同样快速攀升,2025年Q1全球下载量超过3.7亿次,是2024年Q1的6.2倍。截至2025年3月,全球短剧应用累计下载量接近9.5亿次。
“短剧是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枫叶互动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贾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第一’的背后都是创新,是我们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的全新探索。”
短剧海外走红
短剧出海,正在成为中国泛娱乐内容国际化的新赛道,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根据《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未来微短剧海外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0亿美元。
当被问及短剧能在海外迅速走红的原因时,贾毅认为这是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家强大。”贾毅坦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往往通过文化分享来体现。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许多优秀的本土故事和表达方式逐渐受到更多海外观众的喜爱,这为短剧出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宏观因素之外,短剧自身的特点也成为其走红的重要助力。“短剧的快节奏故事表达形式,越来越受到全球观众的青睐,这是微观层面的关键原因。”贾毅说。
但在海外拍摄制作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演员口音、内容选择等诸多困难。贾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拥有一个好学的核心团队。 “从2022年开拓市场开始,我们的核心团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大家一直在不断学习、摸索,解决演员表演、口音、故事节奏、用户付费等一系列问题。”
成本上涨挑战
短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几年间,在外部管理和内生发展逻辑的驱动下,逐步从视听“产品”向“作品”转变,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等也随之发生变化。伴随着政策对短剧的管理与引导常态化,短剧正逐步迈向精品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谈到精品化,贾毅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如果认为精品化就是服化道,那是不准确的。真正的精品化一定是情感和情节的高度共振,即使服化道朴素,只要故事和情感达到和谐共振,就是精品。”
他直言,公司追求的精品化核心在于创新,尤其是勇于做市场上“第一次”的尝试。“迄今为止,我们那些取得巨大成功(1000万美元以上投流)的作品,几乎都是市场上的第一次,它们可能制作成本不是最高的,但在打动观众内心和情感世界方面是最好的。”当然,创新伴随着大量失败,但这是行业常态。
随着短剧市场的快速发展,制作成本也在不断变化。贾毅透露,2022年6月,公司在洛杉矶制作短剧的成本约为10万美元,而现在这一价格已普遍逼近25万-30万美元,翻了两三倍。
“成本的大幅上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压力,但这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好事。”贾毅表示,“它倒逼我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爆款率和成功率,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粗放经营,而是要打造更多精品化的故事。”
对于内容创新的难度,贾毅有着清醒的认识:“内容创新本来就非常艰难,我们虽然有很多‘第一次’的成功,但更多的是‘第一次’的失败,可能80%的题材都失败了。”他坦言,“但创新是常态,我们不会因此退缩。”
面对短剧市场存在的同质化、低俗化问题,贾毅认为这与短剧的本质特点有关。“短剧是情感驱动型题材,高度依赖情感框架,就像手机游戏的玩法,容易出现相似性,这种同质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会存在。”
贾毅认为,短剧就像一个强大的标准容器,目前以APP形式存在于海外,最终可能演变成一体化的休闲娱乐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用户不仅可以看短剧,还能看综艺、看比赛,它会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场景。”贾毅说,“短剧不会取代其他产业,而是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