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曾一夜成名,“日入百万”的郭有才,如今泡沫散去,他过得如何?

文安融媒 · 3 小时前
网红郭有才的流量沉浮:从现象级爆火到迅速沉寂的轨迹
在流量主导的互联网时代,“一夜成名” 成为无数人追逐的目标。直播间里滚动的打赏、短视频平台的高赞数据、商业合作的纷至沓来,构成了流量神话的具象化图景。然而,这样的神话往往脆弱如泡沫,网红郭有才的经历便是典型 —— 他凭借翻唱怀旧歌曲快速登顶流量巅峰,却在短短数月内因负面新闻缠身而跌落神坛,其起落之间,折射出流量时代下个体与名利场的复杂纠葛。​
1.jpeg

一、草根逆袭:菏泽南站旁的直播神话​
郭有才的直播生涯始于菏泽南站广场的一角。2023 年深秋至 2024 年春,每天傍晚六点,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车站旁的梧桐树下,支起银色三脚架,将手机固定在 1.5 米高度的位置。镜头里的他,常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外套,牛仔裤膝盖处有明显磨损,手里攥着一个黑色无线麦克风,支架旁放着半瓶矿泉水。​
最初的直播间里,在线人数从未超过三位数。有次直播两小时,屏幕上仅飘过三条评论,其中一条还是 “唱得一般”。但他似乎并不在意,每天雷打不动地演唱两小时,曲目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老歌,从《同桌的你》到《后来》,唱腔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却有一种未经雕琢的真诚。有路过的旅客拍下他的视频发在社交平台,配文 “车站旁的歌声,有点治愈”,这条视频意外获得了两千多赞,成为他流量积累的起点。​
转折发生在 2024 年 5 月。某短视频平台的算法突然将他的直播推上热门,那天晚上七点,他刚唱完《大约在冬季》,直播间在线人数从几千人飙升至十万,弹幕瞬间刷屏。“这嗓音绝了”“仿佛回到小时候” 的评论不断滚动,各种虚拟礼物特效接连闪现 —— 火箭、跑车、鲜花组成的视觉洪流,让他一时忘了歌词。那场直播持续到凌晨,后台显示的打赏金额扣除平台分成后,仍有近十万元。​
2.jpeg

此后的一个月,郭有才成了平台的 “流量宠儿”。打开 APP 的用户,十有八九会刷到他的直播推荐。他的粉丝量以每天百万的速度增长,最高在线人数突破三百万,创下该平台素人主播的纪录。有数据统计,那段时间他单场直播的打赏收入稳定在五十万元以上,加上突然涌来的商演邀约 —— 某白酒品牌的线下活动、某电商平台的促销晚会,出场费从最初的五万元一路涨到三十万元。​
爆红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他不再在车站直播,而是租了间带专业灯光的工作室,换了定制款麦克风,连衣服也换成了轻奢品牌。有粉丝在菏泽的商场偶遇他,发现他被十几个保镖围着,身边跟着举手机拍摄的助理,和当初在车站唱歌的模样判若两人。某直播机构负责人在采访中直言:“郭有才的爆火,让无数草根看到了希望,那段时间,菏泽南站周边多了上百个模仿他的主播。”​
3.jpeg

二、人设崩塌:负面新闻的连锁反应​
流量的聚光灯下,任何细节都会被无限放大。郭有才的过往,很快成为网友深扒的对象,而这些 “考古” 发现,逐渐撕开了他 “草根逆袭” 的人设裂缝。​
有网友在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上发现,2023 年,郭有才曾注册过一家传媒公司,注册资本三百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文化演出、艺人经纪等。更关键的是,这家公司在他爆红前一个月被注销,注销原因标注为 “决议解散”。该截图在社交平台发酵后,质疑声接踵而至。“三百万元注册资本叫草根?”“这分明是有团队策划的走红” 等评论占据了热搜前排。有媒体联系到该公司的前员工,对方透露 “公司就是为捧他成立的,注销是怕被挖出来”。​
版权问题紧随其后。有原创音乐人在社交平台发文,称郭有才翻唱的多首歌曲未获得授权,却用于商业直播盈利,已构成侵权。该音乐人晒出的证据显示,他曾两次发律师函要求停止侵权,但均未得到回应。“我写这首歌花了三年,他唱着赚了几百万,这合理吗?” 的质问,引发了音乐圈的共鸣。多位歌手加入声讨行列,使得 “郭有才侵权” 的话题阅读量突破十亿。​
4.jpeg

真正让公众情绪爆发的,是他在一场直播中的言论。当时有弹幕问 “为什么不找个正经工作”,他拿着麦克风笑着回怼:“上班?你养我啊?现在这样赚钱不比上班香?” 这句话被剪辑成短视频广泛传播,批评声铺天盖地。“作为公众人物,传递不劳而获的价值观”“给未成年人做了坏榜样” 的指责,让他的形象一落千丈。某教育机构的老师在评论中写道:“班里有学生说‘要学郭有才,不用上学也能暴富’,这种影响太恶劣了。”​
负面新闻的连锁反应迅速显现。合作品牌纷纷发布声明终止合作,措辞多为 “价值观不符”“对公众造成不良影响”。平台也降低了他的推荐权重,直播间在线人数从几百万骤降至几万。曾经门庭若市的工作室,变得冷清起来,商演邀约全部取消,连当初求着他带货的商家,也开始避之不及。​
为了挽回声誉,郭有才尝试过道歉。他在直播中鞠躬承认 “没做好版权沟通”,解释注册公司是 “朋友帮忙,自己不懂”,但网友并不买账。“道歉太敷衍”“根本没认识到问题” 的评论淹没了直播间。有粉丝统计,那段时间他的粉丝量每天减少二十万,一个月后,只剩下最初爆红时的十分之一。​
5.jpeg

三、流量退潮:从巅峰到沉寂的快速滑落​
流量时代的残酷之处在于,观众的注意力转移速度远超想象。失去光环的郭有才,很快被新的网红取代,他的直播间变得门可罗雀。​
转型带货是他最后的尝试。2024 年 8 月,他开始在直播间销售农产品,从菏泽苹果到山东大枣,每场直播准备了上百款产品。但数据惨淡 —— 一场四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数不足两万,销售额仅三万多元,连场地租金都不够覆盖。有次他拿着一款辣椒酱卖力吆喝,镜头里的他额头冒汗,声音沙哑,弹幕却只有零星几条 “多少钱” 的询问。​
曾经模仿他的主播们,也早已换了赛道。菏泽南站旁的梧桐树下,再也看不到扎堆直播的人群,只有几个坚持不下去的人,偶尔对着寥寥无几的观众哼唱几句。有位主播在采访中说:“郭有才让我们明白,没有真东西,火得快,凉得更快。”​
6.jpeg

如今的郭有才,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他关闭了大部分社交账号,仅留下一个偶尔更新的短视频账号,内容多是在农村老家的日常 —— 帮父母干活、在院子里唱歌,点赞量维持在几千左右。最近一条视频里,他穿着朴素的衣服,坐在自家门槛上唱着《平凡之路》,镜头扫过院子里的玉米堆,他的表情平静了许多。​
有网友在这条视频下留言:“其实这样也挺好。” 这条评论,获得了比视频本身更多的赞。​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