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一档演技综艺埋下的雷,现在炸出娱乐圈最敏感的神经:观众到底还能信谁?
袁立突然翻出《演员的诞生》恶意剪辑旧账,指名道姓说张国立装哑巴、章子怡当提线木偶,浙江卫视的老毛病又被架在火上烤。
这事儿哪是单纯明星撕逼?
根本就是观众对娱乐工业最后那点信任的集体清算。
现在看袁立甩出来的控诉,其实都是综艺行业公开的秘密。
真人秀剧本化十年前就被讨论烂了,但资本硬生生把观众训练成"知道有剧本也爱看"的斯德哥尔摩患者。前年某恋综嘉宾自曝拿剧本演三角恋,制作方直接甩出合约里的保密条款威胁。去年浪姐里某歌手突然发疯式表演,后来被扒出是剪辑师把三场不同状态剪成连续爆发。说白了,综艺早就是戴着真实面具的连续剧。
但这次闹大在于撕破了行业皇帝的新衣。章子怡那句"你多久没演戏了"要是真按台本走,等于把导师的专业性踩进泥里。业内朋友说过,某演技类节目给导师开价单,每制造一次冲突加二十万。张国立这类老艺术家在真人秀里的作用更像定海神针,既要镇场子又不能太较真。就像当年某老戏骨录节目时质疑评分标准,结果后期直接剪成他老年痴呆记错规则。
这事最讽刺的是观众生态。骂着节目组造假,转头又为冲突剧情贡献播放量。某数据公司做过测试,把某综艺的"撕逼名场面"替换成平和版本,观看完成率暴跌40%。观众嘴上要真实,骨子里还是为戏剧性买单。这种扭曲需求倒逼制作方在剧本和"真实感"之间走钢丝,袁立事件不过是钢丝突然崩断的必然结果。
建议整个行业该学学电子竞技直播的"无剪辑直播"试验。某直播平台去年试水全透明综艺,所有机位画面实时可选,结果发现观众反而更宽容小失误。或者参考韩国PD制度,在每期结尾放送未公开片段解释剪辑逻辑。国内平台现在连花字提示"部分情节设计"都不敢加,生怕打破观众的沉浸式幻觉,这种掩耳盗铃该停了。
说回袁立这场仗,输赢早就不重要。当年《演员的诞生》靠恶意剪辑赚的流量,现在反噬成浙江卫视甩不掉的污点。张国立要真在乎羽毛,与其装死不如牵头搞个行业伦理公约。章子怡团队那个"不知情"回应弱爆了,演技派连录三小时节目分不清即兴还是台本?倒是该问问,为什么每次出事都是女演员出来掀桌?从金星到袁立,男艺人们倒是都修炼成精了。
现在最该慌的是正在筹备演技综艺的各大平台。听说某视频网站紧急叫停新节目,要求所有导师合同加签"内容真实承诺书"。早干嘛去了?观众不是傻子,当年能为了看戏配合装傻,现在觉醒的报复性反弹只会更狠。这次要是再和稀泥处理,信不信下回会有更多"袁立"带着原始录像带杀出来?毕竟存素材的硬盘可比人嘴牢靠多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