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仲基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因为“前夫哥”的旧梗,也不是因为二胎得子,而是因为他要去演安重根。
对,就是1909年在哈尔滨火车站一枪击毙伊藤博文的那位朝鲜义士。
消息一出,韩网热帖秒变大型翻车现场:有人贴出他去年在《我的青春》里穿高中制服的剧照,配文“安重根穿校服打日本人?
”——毒舌得毫不留情。
倒不是观众故意唱衰,只是画面实在难脑补。
过去两年,他先后演了复仇财阀、时间旅行者、初恋白月光,滤镜厚到看不清毛孔,收视率却一路从8%滑到2.1%,KBS直接把这档水木剧埋进土,连重播都懒得排。
制片协会把“品牌价值”榜单递出来,他的名字一年掉15位,跌到28,旁边红箭头向下,像给成绩单盖了戳:该长大了。
可宋仲基本人似乎没空伤感。11月刚生完二胎,他就去考了咖啡师证,社交媒体晒拉花,奶泡上画的小熊歪歪扭扭,被粉丝吐槽“手抖得还像《文森佐》拿枪”。
听说店面选在首尔瑞草洞,租金贵到离谱,网友替他算账:58亿韩元年收入听起来唬人,可跟巅峰期比已经缩水四成,再刨去奶粉钱,副业要是赔本,真就“豪门滤镜碎一地”。
更大的赌注在海外市场。
Netflix抛来《My Name isGabriel》,法国小说改编,悬疑线暗黑,他得演一个冒名顶替的骗子;美国CAA经纪约也签了,美剧项目保密,只知道试镜片段里他要求全程英语,口音被匿名评审形容为“比《文森佐》的意大利语好一点,有限”。
最冒险的是柳昇完的《哈尔滨》,零下三十度外景,胡子粘冰碴,动作组放话“不用替身”,38岁的膝盖能不能扛住,连他自己都在采访里嘀咕:“现在回家爬楼梯,二胎儿子趴背上,我居然会喘。
”
观众缘这块,他确实有点尴尬。
屏幕里强行少年,弹幕刷“叔,放过校服”;可一转头晒娃,又被夸“好爸爸”。
同一批人,前脚吐槽“出戏”,后脚点赞“萌娃”,分裂得理直气壮。
制作人金哲勇一句话戳破窗户纸:“观众不是讨厌你,是怕你一直停在舒适区。
”翻译得更直白:颜值红利快到期,再不卖力气,连“前夫哥”的流量都要被收回。
于是出现了奇异景象:电视端收视扑街,VOD点播却飙到1200万次——大家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地点开,一边吐槽“强装少年”,一边把进度条拖到第16集。
数据公司私下透露,三成观众是30+女性,弹幕关键词排第一的是“回忆杀”,第二“脸在江山在”。
原来大家嘲归嘲,仍想看他找回当年《太阳的后裔》里柳时镇的影子,只是不肯承认。
接下来半年,他得在哈尔滨的冰雪里练装弹,在Netflix的片场里练骗术,还得抽空盯装修图纸,确认咖啡机是买双头还是三头。
粉丝在论坛开盘:哪一样先让他上热搜?
有人押“冻到住院”,有人赌“英语台词翻车”,最温柔的选项是“奶爸抱娃拉花出圈”。
可不管哪条路,都是把过去的奶油滤镜一层层刮掉,露出真实纹路——观众等的就是这个,疼也好,崩也好,总比永远停在“少年”两个字上来得痛快。
所以,下次如果刷到他胡子拉碴、脸被寒风吹得通红,别急着截图做表情包,那可能是宋仲基真正想给38岁自己的生日礼物:一个不再靠柔光、不靠校服、不靠“前夫”标签的角色。
演好了,安重根能把他从商业价值榜的泥潭里拽出来;演砸了,也不过是再掉几位,反正已经28名,再低也低不到哪儿去。
至于咖啡厅,就算真赔了,至少奶泡上的小熊会一天比一天稳——孩子要喝,爸爸总得练成。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