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向太曝张艺谋巩俐分手内幕:男方拒绝领证结婚,分手后曾伤心痛哭

亲切风声n5n · 6 小时前
“原来巩俐30岁那年,不是被爱情打败,是被一张结婚证逼到悬崖边。”
向太在访谈里补了一句:张艺谋在电话里哭,声音哑得像个丢了糖的孩子,可当年死活不肯进民政局的人也是他。
1.jpeg

1995年,巩俐把护照摊在桌上,跟张艺谋说:“拍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就去领证。”张艺谋摇头:“那张纸是给别人看的,我们不需要。”半个月后,巩俐独自飞去香港,嫁给认识仅13个月的黄和祥。
2.jpeg

婚礼前夜,她给向太发传呼:“我嫁的不是爱情,是尊严。”
向太记得清楚,电话那端巩俐声音发颤,却一句抱怨都没有。
3.jpeg

很多人把这段八年情断简单归成“女方恨嫁”,其实张艺谋的恐婚有迹可循。
1988年他和肖华离婚,女儿张末才7岁,前妻在书里写“他搬离家的那天,连锅铲都带走”,女儿多年后在采访里直言“爸爸为了电影可以不要家”。
4.jpeg

一个被婚姻灼伤过的人,把“结婚证”等同“火盆”,再正常不过。
可巩俐不是普通女孩。
5.jpeg

她出身沈阳知识分子家庭,家里三姐妹,她最小,却最倔。
中戏同学回忆,她练台词把嘴唇磨出血,用雪搓一搓继续背。
6.jpeg

这种性格,决定了她不会无限期等一个人“想开”。
向太补的料里,最扎心的是分手第二年,张艺谋在银川拍《一个都不能少》,半夜收工后一个人蹲在黄土高坡打电话,问向太:“她真的不回头了?”那天巩俐在巴黎拍欧莱雅广告,听到消息只回了一句:“晚了。”
7.jpeg

后来《满城尽带黄金甲》选角,张艺谋坚持要巩俐演皇后,发布会上他公开说:“十年前我欠她一个女王的位置。”巩俐笑笑没接话。
媒体解读为“世纪和解”,其实合同里有一条:巩俐每天必须下午三点前收工,因为她要回酒店陪母亲——她早把“被等待”的滋味调了个个儿。
8.jpeg

向太说,巩俐再婚后没要孩子,却把黄和祥的两个继子宠上天。
2012年她离婚,港媒堵在机场问“是否还相信婚姻”,她甩下一句:“我信自己。”四个字,比任何爱情宣言都硬气。
9.jpeg

再看张艺谋,2011年娶陈婷,超生事件被罚748万,有人笑他“终于为纸买单”。
领证那天他托人给巩俐捎信:“这回我签字了。”巩俐没回,只在戛纳红毯上穿了件绣着“不”字的旗袍,外媒问她设计灵感,她说:“拒绝解释。”
10.jpeg

向太在直播里感慨:“如果当年张艺谋肯踏进民政局,今天中国电影的‘第一夫妇’可能就是他们。”弹幕飘过一句“性格即命运”,被点赞到置顶。
其实观众最该看的,是巩俐怎么把“被分手”转成“跳板”。
11.jpeg

1996到2004,她拍了《中国匣》《艺伎回忆录》,英语从磕磕绊绊到接受《纽约时报》专访不用翻译。
2005年《迈阿密风云》全球票房1.6亿美元,海报上只写她的名字——那是华人女演员第一次被好莱坞当成绝对卖点。
12.jpeg

有人替她算账:八年青春换一张没签字的纸,亏不亏?
巩俐在金马奖后台回答过:“我把时间花在让自己更贵上,就不存在贬值。”一句话,把“恨嫁”标签撕得粉碎。
13.jpeg

向太最后说:“她从没消费过这段旧情,张艺谋的电影倒一部部在还愿。”《影》里邓超替身的结局,《悬崖之上》张译隔着车窗的眼神,都被影评人解读为“张导式忏悔”。
可巩俐从不看首映,她只给向太发微信:“好锅配好盖,破锅自有破锅盖,别回头。”
14.jpeg

所以,别再把这段情当苦情剧。
一个用婚姻止损,一个用电影赎罪,谁都没输,只是各自把人生调成了想要的频道。
最该记住的是巩俐那句:先成为自己的女王,再决定要不要国王——没有皇冠,就自己挣一顶。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