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个化妆师”就能让鼻梁平地起高楼?
宋轶这句话一出,评论区直接炸成两派:一派说“姐你别骗我”,另一派甩出对比图,像做高考几何题一样量角度。
说到底,大家不是不信化妆,是不信“只”化妆。
粉底能把毛孔磨皮,高光能把鼻梁提亮,但把鼻翼两侧阴影修成直角,得拿尺子画吧?
更别说苹果肌突然鼓成小山丘,笑起来像塞了两颗汤圆,这要是全靠刷子,那化妆师得按平方厘米收费。
想起2022年那次直播卸妆,宋轶撕双眼皮贴撕得眼皮发红,弹幕飘过一句“姐别撕了,再撕就真成双了”。
当时信的人挺多,毕竟贴久了确实能撑出褶子。
可这回鼻梁和下颌线一起“升级”,再甩锅给双眼皮贴,就有点像把数学不及格赖给橡皮擦。
其实最魔幻的不是脸变没变,是35岁女演员的生存剧本。
演少女要被说“装嫩”,演妈妈又被嫌“显老”,卡在中间只能拼命维持“刚刚好”的状态。
观众一边骂“脸僵”,一边又要求“少女感”,这题比高考数学还无解。
有人翻出她2009年《新红楼梦》的香菱,圆脸带点婴儿肥,笑起来像刚出炉的糯米团子。
到《伪装者》的于曼丽,下颌线已经锋利得能切牛排。
变化当然有,但那时候没人追着问“是不是削了骨”,因为角色够带感,注意力全在剧情。
现在新剧《与晋长安》还没播,热搜先被“脸”占了。
挺讽刺的,演员靠演技吃饭,最后却要靠脸出圈。
就像去餐厅点招牌菜,结果所有人围着盘子讨论“这瓷碗是不是景德镇定制”。
说到底,观众不是侦探,演员也不是标本。
下次再看到“脸变了”的热搜,或许可以先问一句:剧好看吗?
要是剧情拉胯,就算整成仙女也救不回来。
(最后小声bb:如果真有化妆师能把鼻梁画成立体模型,请立刻开班,学费三千也冲。
)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