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韩令”松了,韩星却先被中国市场‘退货’——全智贤刚丢欧莱雅,张娜拉直播翻车,李贞贤演唱会票卖不动,热闹全是别人的,钱包是自己的。
先说全智贤。
前脚《暴风圈》把中文反派塞进剧情,后脚五星红旗被拿来当背景板,微博热搜爆了不到三小时,欧莱雅直接发解约函,一句“审慎评估品牌形象”把合作六年的全球代言人请出局。
算上之前走人的海蓝之谜和伯爵,粗略一算,光代言费就蒸发一千万美元。
韩媒爆料,她团队连夜飞香港找中间人想挽尊,得到的回复很干脆:先写检讨,再谈复工。
面子掉地上,谁也不敢捡。
张娜拉更尴尬。
当年一句“没钱就去中国”被钉在耻辱柱,2023年她换赛道,跑抖音直播带货,首场秀请来中韩双语翻译,滤镜拉到最大,结果弹幕清一色“圈钱滚出”。
GMV两千多万,退货率却高达46%,品牌方当场黑脸。
团队赶紧喊停,改微博发中文翻唱,评论区前排高赞:“姐,别唱《甜蜜蜜》了,先把道歉补上行吗?
”流量有了,钱包空了,面子二次摩擦。
李贞贤这边干脆取消行程。
原本明年一月上海开唱,票仓一万两千张,三个月过去才卖出三千,售票网站把折扣拉到五折都没人买单。
主办方算过账,再撑下去连舞台搭建费都回不了本,直接发公告“因不可抗力延期”,粉丝群瞬间解散,头像统一变黑。
有人纳闷:不是“限韩令”松了吗?
数据确实回暖,韩星在华商业活动同比增47%,但负面舆情同步翻三倍。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自己都承认,2023年因“中国元素”使用不当引发的争议新增11起,平均每部剧还没播就先被扒皮。
粉丝也学精了,72%的站子成立“先审后追”小组,海报一漏风就集体抵制,比广电审得还快。
更扎心的是钱袋子。
摩根士丹利报告给过数字:踩雷艺人平均损失58%的中国区收入,比三年前整整高出23个百分点。
以前出事还能靠东南亚市场回血,如今越南、泰国观众同步微博吃瓜,品牌方全球一盘棋,谁也不愿背锅。
一句话,中国市场大,但翻脸更快,容错率直接归零。
所以别怪观众玻璃心,人家只是把“先做人再赚钱”贴在墙头。
韩星想回来捞金,先学会把红旗当国旗,而不是布景板;把观众当伙伴,而不是提款机。
否则下一次上热搜,就不是翻车,而是翻车现场直播火化,连灭火器都省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