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让很多人议论不休,就是有几个韩国女明星被很多中国网友不喜欢,其中全智贤并不是排第一。要说原因,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是因为电视剧,有些是因为言行,人一多,说法也就多了。
张娜拉的名字很多年都有人提起。她以前在《刁蛮公主》里那个角色给人印象很深,说话做事都是个古灵精怪的样子。后来成了北京奥运的火炬手,还一起唱过《北京欢迎你》——那时候,很多中国观众觉得她很亲切。一开始,她在中国混得非常好,要什么资源有什么资源,合作的广告、演出也不少。
可惜,有一次她在韩国的一个节目里突然说了句:“我缺钱的时候,就去中国演出。”这句话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认真,可被网友一传开,别人就觉得她把中国当成了挣钱的地方。有人觉得被轻视了,很难再喜欢她。她后来道歉,说是误会,但有的网友就是再也不接受她了。从那以后,张娜拉这个名字一说出来,好多评论总是带着争议。
这么多韩国女星里,全智贤其实起初很受中国粉丝喜欢。她演《来自星星的你》,“千颂伊”成了好多人心里的理想型。广告代言、影视资源都是一大堆,甚至有不少粉丝专门为了她买产品,有的还加价都要。中国粉丝给了她很高的人气和地位。
后来全智贤主演的《暴风圈》播出,舆论变了。有些剧情让中国观众觉得被针对了,比如反派都说中文,甚至有一些带五星的红色元素被踩在地上。还有她在剧里的几句台词也不讨好。有人觉得看着别扭,问一句:“为什么要这么拍?”有网友说,全智贤怎么就变了,以前她知道是谁帮她红,现在反倒弄成这样。
结果就是,很多品牌开始处理和全智贤的合作,撤了广告,也不再用她的宣传了。有些网友说,不在意明星有多红,要是没有基本尊重,也没人愿意买账了。对她的评价也从“白月光”变成“争议人物”。
下面要说说李贞贤。她以前跟孙悦合作《独一无二》,跨界合作还挺有新意。中韩两国观众那时候看她挺新鲜也挺用心。她还常被夸懂得融合文化,让人觉得她没有距离感。
后面她在节目上讲自己在中国演出的时候遇到“山贼悍匪”,而且剧情还挺离谱,说自己唱歌把对方吓跑了。说法太夸张,惹得中国网友生气了,说她“编故事”,这给中国治安抹黑,形象大打折扣。有人很直接地就说再也不喜欢她了。她的“讨厌值”也随之上升。
林允儿在中国人气不少,平常活动很多,也喜欢和粉丝互动,有时候还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她穿过中国设计师做的礼服,也经常表示感谢粉丝,有点亲和力。路人看了觉得她挺接地气的。
但也有些事让她变得有争议,比如她参演《暴君的主厨》,剧里的历史内容引起了批评。有观众认为她作为演员要为选择的作品负责。尽管不是编剧,还是有人把不满转到她身上。争议就是这么来的,喜欢她的还是有,声音也没以前那样一边倒了。
韩彩英的话题就更杂一些。她常在时尚圈露脸,代言的服装都说东西风结合。开始大家挺认可她的衣品,也欣赏她的努力。但韩彩英后来直播的时候表现敷衍,有网友发现她点赞过一些批评中国的帖子。有次还在韩国综艺里说中国街边摊脏。原本一部分人觉得这些小事没什么,但铺在一起,喜欢她的人越来越少。有粉丝直接取关了。
还有宋慧乔,这些年她的作品挺多,像《太阳的后裔》,角色很讨喜。她平时也没有太多对中国不好的言论。网络上经常传她在税务、营销甚至合作对象上有些问题,也有些没被证实的消息在传。有audience觉得这些让人不舒服,对她的看法也产生了变化,但大多还局限在个人素养层面,不像前面几位那样严重。
有些网友聊起来就会问:这些艺人做了什么,怎么会让中国的观众一下子不喜欢了呢?其实每个人被反感的原因不一样,有的是因为在节目里随口一句话,有的是因为剧本内容让人不舒服,有时是行为处事上给人留下了疙瘩。
艺人混得好不好,其实有时候只是细节问题。可能一句话、一个动作,被网友发现了,小小的嫌隙就变成了大问题。比方说跟中国市场有关的,网友们看得很重,不尊重大家的情感,很快就出问题了。
再有就是,艺人如果为了钱说什么做什么,让人觉着虚,网友久而久之也变得挑剔。不论是演电视剧还是开音乐会,这些小事叠加起来,容易让观众对她们失去好感。
网友们经常会说,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觉得她怎么都好,一旦觉得不舒服,再好的作品、再多的互动也补不回来。大家的记忆力不差,“锅从天上来”也记得清清楚楚。
不少人问,为啥这些事总容易发生在韩国女艺人身上?或许是她们很看重中国市场,来的机会多,话题也就多,一旦做错或者说错,产生连锁反应很快。
其实,谁都知道,明星也是普通人。网络上的风向,说今天喜欢谁,明天不喜欢谁,很难说得准。有的人还能靠努力翻回来,有的人一旦被“讨厌”标签贴上,很长时间都洗不掉。
说来说去,大家关注和反感的都是那些细节和态度,网友们看名人也会用生活里的标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一次不当的举动,马上就变成观众“讨厌”的理由。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