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遭老板强奸认定工伤受害人丈夫发声

温暖流年 · 6 天前
遭老板强奸认定工伤受害人丈夫发声:正义虽迟但到,勇气照亮维权路


“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全家都在支持她。”2025年9月,当天津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前销售总监崔丽丽的丈夫李明(化名)面对镜头说出这句话时,语气坚定而温暖。这场持续两年的维权战,不仅让崔丽丽成为中国首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受害者,更让公众看到:当法律与亲情共同发力时,正义终将穿透阴霾。


一、从“断片”到“觉醒”:一场改变命运的出差


1.jpeg

2023年9月22日,崔丽丽受公司指派赴杭州出差。作为销售总监,她习惯在商务宴请中为客户斟酒,却没想到这场酒局会成为噩梦的开端。当晚,她被公司实控人王某灌醉后抱进酒店房间,监控录像显示,王某命令保安打开房门,将失去意识的崔丽丽带入房间。次日清晨,王某谎称“衣服是你自己脱的”,试图掩盖性侵事实。


“她醒来后一直哭,说‘我是不是被欺负了’。”李明回忆,妻子最初因断片陷入自我怀疑,但10月3日,她强忍着恐惧返回酒店调取监控,逐帧查看录像时发现关键证据——隔壁房客录下了她呼救的“不要,不要”声。这份录音与监控画面、第三方证词形成完整证据链,最终让王某在2024年4月被判强奸罪成立,获刑四年。


二、工伤认定:打破传统认知的法律突破


2.jpeg

案件刑事部分胜诉后,崔丽丽的维权之路却遭遇新挑战。2024年4月,公司以“旷工”为由将她开除,拒绝承认工伤。此时,她已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无法正常工作,而最高法行政审判庭的答复意见成为关键:“职工因工外出期间遭受意外伤害,符合‘因工作原因’范畴的,应认定为工伤。”


2024年12月,天津市津南区人社局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明确崔丽丽遭受的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五)项规定。这一认定打破传统工伤认定局限,将工作期间性侵导致的精神创伤纳入保障范围。2025年7月,法院驳回公司上诉,判决生效后,崔丽丽成为国内首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受害者。


“很多人问,性侵怎么算工伤?”李明解释,“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它保护的是劳动者在工作场景中的基本尊严。妻子出差是履行职务,被侵害也是因工作关系陷入危险环境。”


三、丈夫发声:家庭是维权最坚实的后盾


3.jpeg

在崔丽丽实名露脸维权的过程中,李明始终站在她身后。他透露,妻子最初犹豫是否公开身份,“怕影响孩子,怕被议论”,但他鼓励她:“沉默只会让施暴者更猖狂,你的勇敢能帮更多人。”


2025年9月,李明首次接受媒体采访,揭露维权背后的家庭支撑。他回忆,妻子在2023年12月首次申报工伤时,因材料不全被拒,是她跪在地上整理证据到凌晨;2025年1月劳动仲裁开庭前,妻子因焦虑失眠,是他陪她逐字修改陈述词;当公司拒绝支付113万元赔偿金时,是他联系律师、整理银行流水,证明仅2万元执行到位的事实。


“她不是‘女强人’,只是一个被伤害后努力站起来的普通女性。”李明说,“我做的就是帮她擦掉眼泪,告诉她‘往前看,我们都在’。”


四、社会反响:从个案到制度进步的推动力


4.jpeg

崔丽丽的案件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8月,#国内首例性侵认定工伤#话题登上热搜,阅读量超3亿。网友评论中,“勇气”“正义”“制度完善”成为高频词。一位法律界人士指出:“此案为工伤认定提供了新范本,未来类似案件中,精神损害与工作关联性的证明将更受重视。”


全国妇联也关注到此案,其权益部负责人表示:“我们正推动企业建立性骚扰防治机制,包括员工安全培训、投诉渠道畅通等。崔丽丽的胜利不仅是个人胜利,更是推动职场安全环境改善的里程碑。”


五、维权启示:勇敢发声,法律与亲情双重护航


5.jpeg

回顾两年维权路,崔丽丽与李明总结出三条经验:


1. 证据意识:从酒店监控到房客录音,从医疗诊断到工资流水,每一份材料都是维权基石。李明提醒:“遭遇侵害后,第一时间固定证据比情绪宣泄更重要。”


2. 法律武器:刑事追责、工伤认定、劳动仲裁三线并行,形成完整维权链。崔丽丽团队律师指出:“性侵案中,精神损害赔偿与工伤待遇可叠加主张,这是很多受害者忽略的权益。”


3. 家庭支持:李明强调:“受害者常陷入自责,家人的信任能帮她重建自我价值。我告诉她‘错的不是你,是施暴者’。”


六、未来展望:让正义之光照亮更多角落


目前,崔丽丽与公司的劳动争议案仍在审理中,113万元赔偿金尚未执行到位。但她表示:“钱不重要,我要的是制度改变。”她计划将维权经历写成书,并联合公益组织开设职场安全课程。


李明则透露,夫妻俩已成立“丽丽基金”,用于资助性侵受害者法律援助。“我们吃过苦,不想让别人再走弯路。”他说,“正义或许会迟到,但只要有人坚持,它永远不会缺席。”


结语:当勇气遇见制度,黑暗终将退散


崔丽丽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伤害与治愈、个体与制度的寓言。她的丈夫李明用行动证明:在维权路上,亲情是最温暖的铠甲;而法律的完善,则让这份温暖有了制度保障。当更多人像崔丽丽一样勇敢发声,当更多制度像工伤认定一样突破边界,我们终将迎来一个更安全、更公正的职场环境。


正如李明所说:“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有追求正义的人都是她的后盾。”这场战斗,仍在继续;而光明,已在不远处。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