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好友闹掰、演唱会遇冷,张碧晨“骑虎难下”:恐成第二个杨宗纬

草地闲适躺斜阳 · 昨天 14:40
十年挚友反目成仇:一首《年轮》,扯碎华语乐坛最后一丝体面?


张碧晨广州演唱会现场,电子屏上成片的灰色空位,像极了一块刺眼的斑秃。这场开售后48小时的演出,1380元的内场票竟还剩余近七成。弹幕里“第二个杨宗纬”的嘲讽铺天盖地,谁都未曾料到,将这位凭借《年轮》《凉凉》封神的实力唱将拉下神坛的,竟是她相交十年的挚友汪苏泷。一场荒诞的“原唱”之争,正无情地扯碎华语乐坛仅存的那点体面。
1.jpeg



一句网红言论,引爆十年默契危机


2025年7月,在某个翻唱直播间内,网红“旺仔小乔”对着百万观众信誓旦旦地宣称:“《年轮》的原唱,一直都只有张碧晨。”这句话犹如一根火柴,瞬间点燃了深埋在时光中的炸药桶。
2.jpeg

2015年,作为《花千骨》的现象级插曲,《年轮》本应是乐坛的一段佳话。汪苏泷在工作室精心创作词曲,张碧晨用其空灵的嗓音让这首旋律传遍大街小巷。然而,战火燃起后,双方拿出的证据却如互扇的耳光,令人咋舌。
3.jpeg

张碧晨工作室甩出的“铁证”带着时间戳:2015年6月15日QQ音乐的首发记录,版权登记证书上明明白白写着“表演者张碧晨”,甚至《花千骨》正片中播放的也只有她的版本。其声明更是犀利:“提前15天发行,何来‘双版本计划’?”
4.jpeg

汪苏泷方的反击则藏在旧邮件之中。2015年3月项目组的邮件截图显示,海蝶音乐内部明确标注“《年轮》拟制作男女双版,汪苏泷(词/曲/男版)、张碧晨(女版)”,还附上了当年QQ音乐的宣传页:“创作人汪苏泷首度开嗓,与张碧晨共唱《年轮》”。
5.jpeg

而最为致命的一击接踵而至:汪苏泷团队突然宣布“收回所有演唱授权”。这意味着,张碧晨日后在任何舞台演唱《年轮》,都可能面临官司纠纷。
6.jpeg



中国政法大学刘文杰教授点评可谓一针见血:“法律层面根本不存在‘原唱’这一说法。汪苏泷掌控着著作权这把利刃,张碧晨争夺的是听众心中的那杆秤,双方从一开始就不在同一个战场。”
7.jpeg

“乐坛杜鹃”帽子,扣得冤不冤?


汪苏泷收回授权声明发出的当晚,“网络杜鹃”的标签就牢牢地钉在了他身上。网友们翻出生物课知识:杜鹃鸟从不筑巢,将蛋产在别的鸟窝,幼鸟孵出后便挤走养父母的孩子。
8.jpeg

“借别人的嗓子走红,成名后就把歌抢回去——这不就是乐坛杜鹃吗?”豆瓣鹅组的热帖里,有人扒出更多惊人细节:汪苏泷的《我想念》《剑魂》等作品,都是先授权女歌手演唱走红,随后再发布自己的版本覆盖原标签。甚至有网友编了段《杜鹃颂》调侃:“借巢孵蛋十年功,一朝收权变主公,可怜那抱窝的鸟,毛都没剩一根。”
9.jpeg

这场舆论风暴来得迅猛异常。“汪苏泷 乐坛杜鹃”词条24小时内阅读量突破8亿,他刚官宣的奶茶代言评论区,满是“不敢喝‘寄生奶茶’”的嘲讽。微博后台数据显示,他的商业合作咨询量三天内暴跌40%。
10.jpeg

然而,法律界的观点却与舆论背道而驰。华东政法大学陈绍玲教授查阅完公开信息后直言:“依据著作权法,作者收回授权只要不违反原合同,完全合法。但张碧晨所说的‘永久演唱权’,要是没有白纸黑字写进合同,很可能只是经纪公司画的大饼。”
11.jpeg



合法,却不一定合情。正如网友所言:“即便法律支持你,可十年的朋友,真的非要用如此难看的方式撕破脸皮吗?”
12.jpeg

票房雪崩背后,OST产业病根暴露


张碧晨的演唱会沦为这场风波的修罗场。黄牛在粉丝群里疯狂降价甩票,“1380的内场600出,要的速度”;直播间里“抢歌贼滚出娱乐圈”的弹幕密密麻麻,遮得屏幕都难以看清。这场景,与2019年的杨宗纬如出一辙——当年他因《洋葱》版权纠纷失去演唱权,武汉演唱会票房暴跌60%,巡演直接腰斩。
13.jpeg

但比票房更让人寒心的,是OST产业的遮羞布被彻底扯下。《花千骨》制片人唐丽君在采访中无奈叹息:“我们当年选歌,就是从海蝶提供的歌单里随便挑的,压根不知道还有男版计划。创作的、唱歌的、用歌的,各玩各的,不出问题才怪。”


14.jpeg

这种“信息断层”早已是行业的潜规则。某OST制作人私下透露:“很多剧方只看重歌手流量,对版权归属漠不关心;歌手团队一门心思抢‘代表作’,合同里的授权期限能模糊就模糊;创作者呢?要么被公司逼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要么走红后就回过头来清算。”
15.jpeg



最终结果是,张碧晨深陷“没有自己创作的代表作”的质疑,汪苏泷则陷入“吃相难看”的骂声之中。正如一位乐评人所说:“听众喜爱的是《年轮》的旋律和演唱的嗓音,可如今,大家一听到这首歌就想起官司,这才是对音乐最大的伤害。”


16.jpeg

破局之法,藏于邓紫棋与泰勒的选择


这场闹剧该收场了,但留下的创伤需要治愈。有人翻出邓紫棋和泰勒·斯威夫特的故事——邓紫棋历经6年诉讼从公司手中夺回14首歌的著作权,泰勒豪掷3.6亿美元买回自己的母带,她们的经历证明:创作者和表演者,并非天生就是敌人。
17.jpeg

中国音著协已经开始行动,9月起将强制要求所有影视OST上线时,必须清晰公示“创作人 - 演唱者 - 授权期限”全链条信息,如同商品标签一般明确。而对于艺人而言,张碧晨的教训足够惨痛:把别人创作的歌当作“本命曲”,就如同将房子建在别人的地基上,人家一旦要拆除,你毫无办法。
18.jpeg

当《年轮》的前奏在短视频平台响起,有人留言“再也不敢单曲循环了”,这或许是最沉痛的警示——音乐的生命力,绝不应被困在版权官司的尘埃之中。毕竟,我们所热爱的,从来都不是“谁是原唱”的答案,而是旋律中承载的那些岁月与故事。
19.jpeg

但愿这场撕破脸的纷争,能让华语乐坛明白:创作者守好自己的创作之笔,演唱者唱好自己的歌声,而我们,也能安安静静地听完一整首歌。
20.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