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谈谈武汉大学“性骚扰”事件的是是非非

江河水 · 昨天 14:36
一觉醒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武汉大学《对肖某某纪律处分、杨某某学位论文进行全面调查复核》的消息。广大网民可以静静地期待校方的公正的调查结论。
昨日听了《南方都市报》记者与杨景媛的通话录音、武大图书馆“性骚扰”现场录音、以及肖同学妈妈关于整个事件的发声,应该说真相也越来越明晰。我想,不管校方即将作出的结论能否揭开真相,但以下几个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一、并不冤枉的两个学生。
肖同学不管是真湿疹还是假湿疹,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图书馆有那么多空座位的情况下,选择坐在并不相识的异性学生对面,毫不避讳、旁若无人地长时间在自己的私处挠痒痒,即便无意骚扰女生,对于思维正常的人来说显然既不文雅、也不合适。
至于杨景媛,虽然男方的行为有些恶心,但自己明显处于强势状态。在对方没有给自己带来实际侵害后果的前提下,通过斥责和警告,就可达到消除骚扰的目的。但她却得理不饶人,抱着极强的女权心态,把事件闹得不可收拾。并且,既然选择了相信辅导员、相信法律,那就让学校和法院去解决好了。俗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不计后果地不听劝阻、将信息在网上发布,并誓言追杀到底,确实让人感到有些冷血和残忍。
二、张驰有度的学校和法院。
学校对肖同学给予适当处分,体现了学校的有错必罚的精神,而没有像大连工业大学那样直接将学生开除了之。应该说,这个度把握得很好。
法院认定肖同学的行为不构成性骚扰,并不一定就彻底还了肖同学的清白。因为法律的边界必须宽于道德和纪律的边界。法院可以看在他年轻且前程似锦的份上,有心拉他一把,不至于为此给他的人生带来万劫不复的后果。这体现了法官面对冰冷法律条款展现出的温度,体现出的是法官的善良和素质。
从这点来说,法院的判决与学校的处分看似矛盾、实际上是一致的。我们应该为学校和法院点赞。
三、姑妄听之的肖同学家长的发声。
肖同学家长的公开发声,是在事件进入法院之后。作为肖同学的家长,为避免败诉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拼尽全力屏蔽事实真相,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可信度有多高,是值得商榷的。
四、断章取义的网民。
吃瓜群众其实大多没有去真正了解细节和真相,容易断章取义,都是跟着大流在走。所以网民要尽量规避不负责任的站队。
五、不敢恭维的学位论文。至于杨景媛的论文质量问题,虽因该事件牵扯出来,但那是另一个问题,与此案无关。武汉大学在回应社会监督时,没有正视问题本身,反而晚上与民警一起上门进行威胁式沟通,显然是不妥的。好在校方准备就此着手全方位调查复核,我们将静待作出公正的结论。
1.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