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被‘应该’推着走?
”——刷到这条帖子的人,脑子里八成闪过房贷、催婚、30+事业焦虑。
几十年前一个法国女人早拍脑门回答过:思想是自由的,可惜多数人身子还锁在笼子里。
笼子里就包括《心火》那位英国贵族老爷。
他一边守着变成植物人的原配,一边对苏菲·玛索假扮的家庭教师动心,嘴上“责任”“家族”,身体比脑子诚实。
最绝的是女儿一句“妈妈的灵魂早就飞走了”,直接戳烂他的道德牌坊。
看完只想说,别拿愧疚当自己伟大的遮羞布,人一旦用责任做借口,爱情马上变味。
再看《心动的感觉》,甜到人牙疼的校园恋,结局其实挺现实:苏菲把毕业论文写完那天,男主才慢吞吞出现,观众席掌声雷动,她泪都快掉下来——不是被爱,是总算确认自己没把前途压错宝。
谁说恋爱脑一定蠢?
她只是先让自己有学上,再决定要不要继续犯傻。
感情里最怕的是先扔掉自己,再哭着让对方捡。
可别以为女神只在云端。
《坠入地狱》直接裸替上阵,票房扑得爹妈不认,烂番茄烂得稀碎。
有人说大尺度就是噱头,我倒觉得这就是她故意的——老娘敢演,你敢看,却看不懂,那锅别扣我身上。
拍完她转头跑去给戛纳当评委,顺便做公益,教山区女孩学摄影,反差大到像是故意扇烂片导演的耳光。
更猛的是《情欲写真》,拍出轨拍到灵魂出窍。
女主一边睡摄影师,一边跟未婚夫说“我只是想知道谎言能走多远”。
屏幕外的已婚朋友看完直接问老公:“要是哪天我也试一次,你原谅吗?
”吓得男方连夜把工资卡上交。
电影没答案,生活倒是给不少观众递了一把刀。
到了《芳芳》,神经质浪漫拉满。
有未婚妻又怎样?
男主照样租房装双面镜,24小时偷窥苏菲洗漱、跳舞、发呆。
变态?
法国人叫痴情。
最魔幻的是,观众看完还嗑生嗑死,仿佛偷窥是最高礼仪。
只能说,文艺滤镜太厚,连犯罪都像行为艺术。
最让人怀念的是《狂野的爱》,一群青春期小屁孩在海边撒酒疯,苏菲顶着海藻长发在礁石上学海豹叫。
剧情稀碎,但你就是相信——20岁的喜欢就是不需要逻辑,今天吻你,明天可以忘记,反正海风吹一吹,连疼痛都是咸的。
人到中年回头刷,只剩一句脏话:tm,老子当年也这样过。
戏外她也没闲着。
出法语唱片,销量一般,却敢在演唱会光着脚唱自己写的词;跑去给绿色和平当志愿者,穿防水衣跳冰海拍宣传片;在LV秀后台跟设计师抢烟抽,狗仔抓拍到的眼神,活脱脱一个“老娘不屑你们规矩”。
有人说她装,装五十多年也挺敬业。
所以再看开头那个问题:自由到底长什么样?
可能就是一边演着最疯的爱情戏,一边在现实里把公益、摇滚、吐槽全揽下,不把任何人当救命稻草。
女神不是没跌倒,是把每次摔倒都剪进胶片,放给观众看——看,这就是我,烂也烂得漂亮。
屏幕缓缓暗下,字幕跳出那句老掉牙的话:思想若自由,处处皆巴黎。
关掉投影,合上书,今晚就别责怪自己了,明早地铁依旧挤,但可以偷偷把心里那句话改一改——身体在格子间,灵魂先放风,反正没人规定灵魂不能坐地铁。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