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事评论网站 19FortyFive 刊登了一篇由作者朱利安·麦克布莱德(Julian McBride)撰写的文章,标题耸人听闻:《关岛可以决定任何美中战争的结果》。
该文章将关岛称为“不沉航母”,视其为美国在印太地区对抗中国军事威胁的核心枢纽。麦克布莱德认为,即便台湾或日本失守,只要关岛不失,美国就仍能占据战略主动。
第一节:中国军力崛起与美军的印太困境
随着中国军力的持续增长,美国在南海和台海地区的海空军优势已逐渐受到挑战。近年来,解放军在常规力量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是在台海方向,其综合实力已经历史性地超越了美军。
根据2024年美国国防部报告,解放军海军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军,拥有超过370艘舰艇,而火箭军(PLARF)的弹道导弹库存高达3100枚,覆盖第一岛链至第二岛链的战略目标。解放军空军也在加速现代化,2025年已装备约200架歼-20隐形战机和400架歼-16多用途战机,隐形战机数量和技术水平正在迅速逼近美军。
在台海方向,解放军的军力优势尤为明显。2025年,解放军在台湾周边频繁进行封锁演习,模拟两栖登陆和海上封锁行动,新建造的驳船进一步增强了其登陆作战能力。而美国航母只敢远远观望,与1996年直接横在台湾海峡阻止中国军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此同时,中国在南海的行动愈发强硬,频繁挑衅菲律宾和越南船只,试图通过军事压力扩大在争议海域的控制权。面对中国军力的快速崛起,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压力不断增大。许多美国分析人士担忧,台湾、菲律宾甚至日本可能在未来的冲突中难以守住,印太地区的美军防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 19FortyFive 专栏作家朱利安·麦克布莱德却提出了一种大胆的观点。他在文章中指出,关岛作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支点,其重要性在军事和地缘政治层面上都无可替代。
麦克布莱德认为,即便台湾乃至日本在冲突中失守,只要关岛不失,美国仍能掌握战略主动,最终翻盘取胜。他将关岛比喻为“不沉航母”,认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军事设施,使其成为美军在印太地区的最后堡垒。
第二节:关岛的战略价值与中国的导弹威胁
关岛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群岛,距离中国东海约3000公里,距离台湾仅2700公里,是美国印太司令部(INDOPACOM)投射力量的关键节点。
自1898年美西战争后,关岛成为美国领土,其地理位置赋予了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岛上驻扎着美国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设施,成为美军在亚太地区应对危机的重要依托。
安德森空军基地是关岛的核心战略资产,驻有B-1B“枪骑兵”、B-2“幽灵”和B-52“同温层堡垒”远程轰炸机。这些轰炸机能够在南海、台湾海峡或朝鲜半岛的任何武装冲突中迅速部署,执行远程打击任务,对中国沿海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关岛的海军设施同样至关重要,它能支持第五舰队和第七舰队的作战行动。海军舰艇支援司令部和弹药司令部设在此地,负责东亚地区的后勤补给。
此外,海军设施司令部和国防后勤局印太总部驻扎关岛,使其成为美军在印太地区的指挥和后勤中心。岛上的萨德(THAAD)和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进一步增强了防御能力,旨在保护关岛免受弹道导弹威胁。
麦克布莱德在文章中指出,若台海或南海爆发战争,关岛可作为美军的战略后撤点。美军可利用关岛的中程导弹和轰炸机群对中国沿海地区实施打击,同时通过潜艇和导弹袭击解放军的辎重部队,拖延其夺岛行动。即使无法阻止解放军初期攻势,美军也能退守关岛,重新集结力量后反击。
然而,麦克布莱德也承认,中国火箭军的快速发展对关岛构成了严重威胁。虽然中国核理论表明东风-41仅用于全面战争,但在常规冲突中,东风系列导弹就足以对关岛构成致命威胁。麦克布莱德指出,关岛的萨德和宙斯盾系统具备很强的拦截能力,可以抵挡中国的超速导弹,即使挡不住,美国也有足够时间转移B2、航母等高价值产品。
第三节:美军关岛战略的倒因为果与中国的战略优势
在笔者看来,麦克布莱德的观点存在倒因为果的逻辑缺陷。美国近年来对关岛的重视程度确实日益提升。从2025年开始,美国就逐渐将部分驻韩国、驻冲绳的部队移往关岛。
但其背后的原因并非如麦克布莱德所言,是为了“以空间换时间”,待解放军疲敝后反击取胜。相反,美军加强对关岛的战略布局,更多是出于对中国军力崛起的忌惮。
这一举措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增强关岛的防御力量,确保其在潜在冲突中的生存能力;二是将军事资源分散部署,避免被解放军的近中程导弹一举摧毁。这种分散部署的策略,恰恰反映了美军对中国导弹能力的深刻担忧,而非深谋远虑的战略自信。
麦克布莱德将美军的战略调整解读为主动布局,试图以关岛为核心实现反击,显得过于乐观。中国的导弹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足以覆盖整个关岛,甚至威胁第二岛链的美军基地。
东风-21系列导弹的速度和精度,使其难以被现有防御系统有效拦截。近年来,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的快速发展,更是让萨德和宙斯盾系统倍感压力。为了抵御中国强大的导弹威胁,特朗普政府准备重启“星球大战”计划,准备营建所谓“金穹防御系统”。但其技术和成本挑战巨大,短期内难以实现。
若台海或南海全面爆发冲突,解放军不会允许关岛成为美军的后方支援基地。中国的导弹力量将优先打击关岛的军事设施,使其难以发挥“战略支点”作用。
更重要的是,战争的胜负归根结底取决于工业能力。中国在工业生产领域的优势远超美国,尤其是在造船能力上表现突出。2025年,中国的造船产能已达到美国的200倍,船舶总吨位占全球50%以上。
一旦全面战争爆发,中国能够迅速扩大舰艇和后勤装备的生产,弥补战斗损失,而美国则可能因后勤补给不足而陷入困境。若中国全力释放工业潜力,不仅关岛难以守住,甚至夏威夷的美国军事基地也保不住。
美方若继续妄图干涉台海或南海事务,即便拥有“10个不沉航母”,也难以改变中美在台海、南海乃至于西太平洋的战略对比。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