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利不起早,总是有原因的。说白了,办马拉松就跟开个"大型露天健身房+城市嘉年华"似的,钱是从四面八方来的:
恰似聚宝盆
赞助商砸钱最狠,大品牌掏几百万就为了在选手衣服、广告牌上露个脸。比如成都马拉松,蒙牛、特步这些大公司排着队给钱,光赞助商就有三十多家。报名费积少成多,一个人交200块报名费不算啥,但架不住几万人报名啊!北京马拉松曾有18万人抢着交钱,光这一项就收了3600万。薅跑友羊毛,跑完给你拍的照片,10块钱一张爱买不买——拍10万张照片成本才几千块,转手卖出去能赚上百万,比卖矿泉水还暴利。
为啥各地政府抢着办?
这就跟开网红奶茶店似的——赚的不只是奶茶钱,更是人气!拉动消费猛如虎,外地跑友来了得吃饭住店旅游,花出去的钱能翻13倍。无锡马拉松直接给周边商家送了5个亿,武汉马拉松的外地人一晚上把酒店订爆了,价格涨三倍还满房。城市免费打广告,赛道绕着地标景点跑,樱花季的武汉马拉松直接把27个打卡点串成旅游路线,抖音上全是参赛者发的视频,比花钱请网红宣传还管用。
全民疯跑背后藏着三大推手
政策给绿灯,国家喊话要搞体育产业,地方政府一看,这比盖楼修广场来钱快啊!中产找存在感,人均GDP过了5000美元后,大家突然觉得跑马拉松比晒包包更高级,朋友圈发个奖牌倍儿有面子。三四线抢流量,大城市玩剩的,小城市接着嗨。山东明年要搞22场马拉松,县城也指望靠这个上热搜。
不过现在有点跑偏了
有的地方为赚钱瞎搞,奖牌印错字、补给站没水喝、选手跑迷路…再这么糊弄下去,迟早把跑友们都吓跑。说到底,马拉松不能光图热闹,得让参与者真觉得值回票价,这生意才能长久火下去。
这年头,能把几万人忽悠到街上跑步还抢着交钱,顺便给城市打广告的生意,确实香!但吃相太难看的话,小心被"拉黑"!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