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20年过去,王宝强和张译,终于一个活成许三多,一个活成了史今

常凌CRY · 9 小时前
谁懂啊家人们!今天刷到《士兵突击》剧组20周年重聚的视频,直接泪崩!手机屏幕都被眼泪糊了半层,当年追着看剧的回忆“唰”地就涌上来了——那可是咱们心里的“军旅天花板”啊!
1.png
2025年4月,为了纪念这部经典开播20周年,《向经典致敬》节目组把当年的“钢七连”拉回了录制现场。王宝强穿着灰色西装配卫裤,还是那副憨憨的模样;张国强眼角的皱纹藏都藏不住,可一开口喊“许三多”,连语气都跟当年的高城连长一模一样;“老马”“老白”“马小帅”站一块儿,虽然都老了,但那股子战友的热乎劲儿,隔着屏幕都能烫到手!大合影里王宝强站C位,网友都喊“这才是该站的位置”——毕竟现在提起“许三多”,谁第一反应不是他那张带着大白牙的脸?
2.png
可这热闹里也透着点扎心——段奕宏没来,张译没来,陈思诚李晨也没来。弹幕都在刷“袁朗班长史今成才吴哲都缺席,这算什么团聚啊”。但话说回来,这二十年,剧里剧外的故事比戏还精彩。当年那个在北影厂当“不要命替身”的王宝强,现在成了能导《八角笼中》拿金鹿奖的导演;当年在剧组写3000字“请战书”想演许三多的张译,现在拿了两次华表奖影帝,却宣布暂时息影;陈思诚早不演“成才”了,转头当导演搞出《唐探》系列,口碑有褒有贬;段奕宏还是那个“袁朗”,走到哪儿都是精英范儿……
突然就懂了剧里那句“不抛弃、不放弃”——这哪是说当兵啊?这说的是咱们普通人的一辈子!王宝强像极了许三多,草根出身,没背景没资源,16岁带着一身功夫闯北京,当替身被摔得鼻青脸肿也不喊疼。后来演了许三多红了,转型当导演被骂“只会卖惨”,拿了金扫帚奖他偏要自己去领奖,站在台上鞠躬说“我错了”。你说他傻?可就是这股子“一根筋”的劲儿,让他拍出了《八角笼中》,把大山里孩子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许三多在草原上修公路,他在娱乐圈修自己的路——都是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张译更像史今班长。史今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张译也是。他参加活动被粉丝塞花,捧着花下台直犯难:扔了对不起心意,拿着又不方便;跟同行聊表演,人家说他“耍大牌”;不配合炒作,又被骂“忘本”。现在他红了,随便上综艺都能赚大钱,可他偏说“我不是娱乐大众的人”。第二次拿华表奖后,他说“作品太密了,我得停下来”。这像不像史今班长退伍时那句“我得走了”?看着他宣布息影的新闻,突然鼻子一酸——咱们总说演员该“高产”,可谁又懂他们被当“血包”消耗的累?
有时候觉得,命运真是会写剧本。许三多和史今是剧里的“白月光”,王宝强和张译就活成了现实版的他们。一个像野草,不管风吹雨打都往上蹿;一个像春茶,得慢慢泡才能品出香。这二十年,有人说娱乐圈变了,可看看王宝强还是那身清爽打扮,张译还是那个说话温温柔柔的样子——他们没变,变的是咱们看他们的眼神。当年看许三多觉得“这傻子真笨”,现在看王宝强却懂了“笨人有笨福,那福是拿命拼来的”;当年看史今觉得“这班长太委屈”,现在看张译才明白“活得清醒的人,往往更累”。
3.png
说真的,咱们追的哪是《士兵突击》啊?追的是自己的青春。2006年那会儿,我上高中,下了晚自习蹲在宿舍看盗版碟,许三多被分到五班修公路,我边啃馒头边哭;后来上大学,宿舍夜聊必聊“不抛弃不放弃”;现在工作了,压力大的时候就翻出老剧看——许三多在终点线前扛着伍六一冲,张译演的史今摸着坦克掉眼泪,这些画面比鸡汤管用一百倍。
4.png
剧组重聚的视频里,王宝强和张国强勾着肩膀笑,弹幕全是“钢七连还在”“许三多没老”。可谁都知道,20年了,我们都老了。但奇怪的是,看着他们,反而更有劲儿了——许三多能从“孬兵”变成“兵王”,王宝强能从替身变成导演,咱们普通人凭啥不能?生活里谁没碰过壁?被领导骂两句,被同事挤兑两下,跟许三多被高城骂“拖后腿”比算个啥?跟王宝强当替身被摔断腿比算个啥?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手机里是不是也存着《士兵突击》的片段?是不是每次遇到坎儿都会翻出来看?剧里说“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那啥是有意义的事?我觉得啊,像王宝强那样“认准了就死磕”,像张译那样“累了就歇会儿但绝不躺平”,就是有意义的事。咱们中国人不就这股子劲儿吗?不管多难,咬咬牙就挺过去了;不管多累,歇够了接着冲。
5.png
所以啊,那些没来的演员也别遗憾。段奕宏在戏里当“袁朗”,戏外也是“精英”;陈思诚当导演,好坏都是自己选的路;张译息影沉淀,保不准哪天就带着更惊艳的角色杀回来。就像剧里说的:“别把自己当根草,你是棵树!”20年过去,《士兵突击》还是那棵树,王宝强张译们还是那棵树,咱们也得活成自己的树——风来了就摇一摇,雨来了就挺一挺,太阳出来了,接着往上长!
6.pn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