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央视新剧《八千里路》将开播!于和伟王阳万茜联手,收视王炸稳了

侃侃而谈 · 2025-2-28 10:10:02
“抗战剧已死?”——这是近年来观众对国产战争题材的集体质疑。从《亮剑》到《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抗战剧曾霸屏一代人的记忆,但如今,“手撕鬼子”“包子雷”等荒诞情节却让观众直呼“辣眼睛”


1.jpeg




然而,2025年央视一套的这张“王炸牌”,或许能彻底打破这一僵局。于和伟、王阳、万茜领衔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未播先火,被业内称为“抗战题材的翻身之作”。它凭什么让观众重燃期待?是真材实料,还是虚张声势?今天,我们一探究竟。


---


**第一幕:战争与小人物的交响——故事内核戳中泪点**
与以往“英雄开挂”的抗战剧不同,《八千里路云和月》选择了一个更接地气的切口:**小人物的挣扎与觉醒**。
2.jpeg
厨子孟万福(黄澄澄 饰)本是个只想活命的市井百姓,却被强行抓上战场;铁血将军张云魁(王阳 饰)一心报国,却因上级昏聩指挥全军覆没。生死关头,张云魁救下孟万福,托付他照顾怀孕的妻子丁玉娇(万茜 饰),自己则隐姓埋名加入游击队。而孟万福阴差阳错以“张将军”身份生存,从苟且偷生到挺身抗敌,完成了一场平民英雄的蜕变。


**血与泪的真实感**,是这部剧的底色。片花中,没有浮夸的爆炸特效,却用颤抖的手、染血的军装、沉默的离别,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光辉展现得淋漓尽致。导演张永新(《觉醒年代》)坦言:“我们要拍的,不是神剧,是人在绝境中的选择。”


---


**第二幕:演技派“神仙打架”——于和伟王阳万茜飙戏**
如果说剧本是骨,演员则是血肉。这部剧的阵容堪称“全员戏骨”:
- **王阳**饰演的张云魁,从铁骨将军到游击战士,眼神从坚毅到沧桑的转变令人震撼。一场与妻子诀别的戏,他紧抿双唇、喉结微颤,无声中道尽家国两难。
- **万茜**的丁玉娇,旗袍素净却暗藏锋芒。面对丈夫赴死的抉择,她含泪微笑:“我等你回来教孩子写名字。”无需嘶吼,柔中带刚的表演直击人心。
- **于和伟**饰演的商界名流田家泰,表面圆滑世故,实则暗中支援抗战。一个眼神、一句台词,便将乱世中商人的挣扎与良知演活。


更惊喜的是,《觉醒年代》原班人马张桐、毕彦君等老戏骨加盟,连配角都浑身是戏。网友调侃:“这阵容,闭着眼都能拿奖!”


---


**第三幕:细节控的胜利——制作班底“壕无人性”**
一部剧能否封神,制作水准至关重要。《八千里路云和月》背后站着“国剧顶配团队”:
- **导演张永新**继《觉醒年代》后再执导筒,他对历史剧的严谨有目共睹。为还原战场细节,剧组查阅上千份史料,甚至请军事顾问全程跟组。
- **摄影与音效**下足血本:战壕的泥土质感、枪械的金属声响,连炮弹爆炸后的耳鸣音效都精准还原。有探班记者形容:“仿佛穿越回1937年的硝烟中。”
- **服化道拒绝“假精致”**。万茜的旗袍是手工缝制的棉麻布料,王阳的军装磨损处全由道具师一针一线做旧。导演说:“衣服上的每一道褶皱,都是角色的故事。”


---


**第四幕:央视为何押宝它?——天时地利与人和**
2025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央视选择此时推出《八千里路云和月》,显然意在打造一部“时代献礼剧”。从战略看,它填补了近年抗战剧“有数量无质量”的空白;从情感看,小人物的成长史更能引发当代观众共鸣。


更关键的是,总台将其列入“品牌强国工程”片单,与《长安的荔枝》《以法之名》等重磅剧并列。发布会现场,主演于和伟直言:“这部剧,是对英雄的致敬,更是对和平的反思。”


---


**结尾:是经典重生,还是昙花一现?**
《八千里路云和月》承载了太多期待:观众渴望一部真正的抗战佳作,行业需要打破“抗战神剧”的魔咒。从目前释放的片花和口碑看,它或许真能扛起这面大旗。毕竟,当实力派演员、金牌导演、扎实剧本三者相遇,爆款早已埋下伏笔。


2月28日,央视一套黄金档,这场“战争与人性”的史诗即将揭幕。你会为它按下遥控器吗?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