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甘肃女大学生宿舍生娃后续,校方调查中,怀孕时间引争议

进取蜻蜓n · 昨天 12:27
“宿舍生娃”四个字,热搜爆了。
1.png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
2.png

八个月肚子一点看不出来?
还真能。
同楼层女生说,她每天穿oversize卫衣、只吃小半碗饭,晚上十点去水房刷牙,谁也没往那方面想。
不是大家眼瞎,是这姑娘把“藏”练成了本能。
课照上,朋友圈照发,连800米体测都混过去了——老师看她脸色苍白,只当她贫血。
为什么死扛?
3.png

怕父母崩溃,怕同学议论,更怕学校劝退。
在不少高校,怀孕=自动休学,复学手续繁琐到让人想直接退学。
学校不是没制度,只是制度写在纸上,没人告诉她“你可以申请缓考、可以换宿舍、可以找心理中心”。
她连校医院都不敢去,怕刷校园卡留下记录。
于是拖到宫缩。
凌晨四点,室友被呻吟声吓醒,掀开帘子一腿血。
4.png

120来的时候,整层楼都醒了,手机闪光灯比救护车灯还刺眼。
孩子哭出声那一刻,最崩溃的不是产妇,是宿管阿姨。
她后来说:“我干了二十年,第一次在自己楼里接生,手抖得连脐带都不敢剪。

校方通报写得客气:母婴平安,已启动调查。
潜台词大家都懂——得有人背锅。
5.png

辅导员、班主任、校医院、宿舍楼,一圈自查,最后大概率落在“学生隐瞒”四个字上。
可隐瞒从来不是单向的。
去年广州某高校也出过类似事件,女生在图书馆厕所早产,监控显示她在考试周连轴转,三天只吃了两顿食堂。
不是没人发现,是发现的人选择了沉默:
“别人的私事,不好问。

6.png

“怕问了被说歧视。

“万一是谣言,多尴尬。

沉默织成网,网里全是“我以为”。
心理老师叹气:怀孕学生最常问的不是怎么办,而是“我会不会被开除”。
7.png

恐惧盖过疼痛,羞耻压过求生欲。
好消息是,有些学校开始悄悄改规则。
南京某211把“孕期缓考”写进教务系统,选项直接挂在选课页面;
四川一所民办学院把空教室改成母婴室,冰箱、温奶器、尿布台全是学生会众筹的。
没人大张旗鼓宣传,但用过的女生说:“像偷到一点光。

8.png

回到甘肃这事,最扎心的细节是家长赶到医院后,第一句话不是“孩子怎么办”,而是“还能回去上课吗”。
能上,但得先补一堆证明:三甲医院孕检单、家长同意书、学院承诺书……
跑完流程,月子也坐完了。
有人提议干脆给高校配个“孕期辅导员”,专门对接这类特殊需求。
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可十年前也没人想到高校会标配心理咨询师。
制度总比宫缩慢半拍,但慢总比不动强。
9.png

评论区吵成一锅粥:
“成年人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校又不是月子中心!

吵得最凶的ID,主页挂着的还是“考研打卡”。
10.png

你看,大家其实都怕意外打乱人生KPI。
可意外不会挑时间。
能做的,是把“意外”两个字,从冷冰冰的通报里抠出来,换成“下一步怎么走”。
比如:
- 校医院能不能像打HPV疫苗一样,发匿名孕检券?
- 辅导员培训能不能加一节“如何开口问学生你是不是需要帮助”?
11.png

- 宿舍楼下那台24小时售货机,除了卖套套,能不能顺便塞两包待产包?
别笑,真有人需要。
那姑娘醒来后刷手机,看见热搜第一,默默把校园卡塞进枕头底下。
卡背面贴着一张旧贴纸:
“今天也要元气满满哦。

12.png

人类学里有个词叫“可见性”——当一件事被看见,改变才开始。
看见不是围观,不是猎奇,是把“她”换成“我们”。
谁没逃过课、撒过谎、在深夜崩溃过?
只是这次,崩溃的代价是两条命。
所以下次在食堂碰见穿宽松T恤的女生,别盯着肚子猜月份。
给她留个座位,比转发一万条“震惊”更有用。
13.png

毕竟,热搜会掉,生活得继续。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