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这回真的急了,长和的港口还没卖出去,就着急大降价处理自己在北京的房产,这是想与内地撇清关系,然后好跑路?但他注定不会成功。
据财联社5月9日报道,长江实业集团(长实)旗下核心楼盘突然开启低价抛售,单套房源最高直降100万元,总体售价接近七折,而熟悉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行为在现阶段极为罕见。
一位接近长实集团的业内人士透露,此次价格调整并非短期促销,而是“策略性销售”,该人士指出:“从长实内部评估来看,北京项目回报已经远超预期,现在退出的时机正合适。”
但问题是,长实为何要选择在上面明确要求“稳定楼市”的节点大幅降价?又为何是李嘉诚亲自做出的部署?
据公开资料显示,李嘉诚早在2001年以每平方米1750元的楼面价拿下了这块地,但在拿地后迟迟未大规模开发,直到2024年才正式开盘,而该地段当前平均房价已超过10万元/平方米,增幅接近六倍。
针对这种“捂盘”的做法,其实我国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相关政策,要求土地在三年内必须开发,否则可能被政府收回。而之所以李嘉诚能够囤地这么久,又业内人士透露,李嘉诚的策略是将地块分批开发,第一批开发耗时三四年,售罄后再启动第二批,以此规避中国土地政策对闲置土地的限制,这无疑就是钻政策空子的典型案例。
而这种操作虽然不违法,但客观上导致土地资源闲置,推高了区域房价,与政策初衷背道而驰。不仅如此,就在几周前,我国市场监督部门就对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发出警告,明确指出其在处理海外资产过程中“不得规避国家审查”。
随后李嘉诚的回应并未正面澄清此举是否为“规避”,但紧接着又被爆出计划向欧洲企业出售部分拉美港口,正是在这一风波尚未平息之时,李嘉诚却在北京核心地段大幅降价出售房产,此举难免不让人质疑其动机。
不少国资背景投资研究员直言:“这并不像单纯的商业决策,更像是李嘉诚在主动抽身中国核心资产。”近年来,关于李嘉诚“逐步撤出内地市场”的言论不绝于耳,从早期出售上海核心资产、广州项目,到如今北京重磅“割肉”,每一次出售都被解读为“收割红利、转移阵地”。
并且从2023年开始,长和集团已将其注册地迁至开曼群岛,显然是为了更便捷地操作国际资产转移,他的儿子李泽钜也在推动将盈科拓展从长和集团体系中剥离。与此同时,李嘉诚仍在持续削减对中国区港口的直接持有比例,大力增持英、澳等地的资产,这一系列的举动不排除是在为资本逃离做准备。
目前关于李嘉诚甩卖北京资产的动作外界有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认为在国家需要稳定的时候,李嘉诚选择抛售核心资产,即使不是“资敌”,那也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当下,李嘉诚选择出售海外港口而非中国资产,显然会让外界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产生动摇。
当然,也有人为李嘉诚做出了解释,认为北京那处房产截止目前已经现了接近6倍的收益率,现在卖出可以为家族企业提供足够的现金流,在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最大化家族财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显然是一个明确的选择。
但不管李嘉诚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现在李嘉诚的每一个动作不仅市场在看,国家也在看,如果有损坏国家利益的打算,那劝李嘉诚还是尽早收手吧。
信息来源:
界面新闻:时隔不到一年降价百万,李嘉诚七折抛售旗下北京楼盘》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