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当特朗普在第二轮美日关税谈判中,干脆利落地拒绝了日方提出的“对等关税豁免”建议时,一场关乎日本国家尊严与全球贸易秩序走向的博弈已经摆上了桌面。过去那种“日本低头,美国下手,全球观望”的熟悉剧本正在被改写,而东京,有可能正站在全球经济秩序博弈的风口浪尖,成为“硬刚美国”的新样板。
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可谓毫不留情。日方本想打出“零关税换互惠”的算盘,试图通过构建对等贸易规则,把自己从特朗普设下的钢铁陷阱中拉出来。然而,特朗普拒绝得干脆又精准,充分暴露了这场“世纪性关税大战”的真实面目,它从来不是为了自由贸易,而是为了终结自由贸易,恢复“美国优先”的新重商主义秩序。
在这一点上,日本和其他经济体一样,普遍误判了特朗普的动机。他要的不是全球制造业在公平轨道上的共赢,而是全球制造业的回流、美国制造业的复兴、以及对所有经济体的贸易顺差。换言之,不是要“零关税”,而是要“零逆差”。在这样的战略设定下,所谓“对等”只是一种误导,“合作”只是一种手段,“顺从”才是通行证。
而日本,恰恰被特朗普钦点为“树样板、立典型”的头号目标。原因有三:第一,日本是典型的制造业强国,对美国有巨额贸易顺差。若特朗普能将日本拿下,就等于在美日、中日、日欧经济链条中打开了一个口子,为对其他国家加压提供了参照样板。第二,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在安全上依赖美国,外交上习惯于“附美而居”,过去四十年在“广场协议”中低头认输的历史,被特朗普一再当作可重演的模板。第三,美国此刻“火烧眉毛”,对外需要立功、对内需要交代,而整个国际社会除了中国、欧盟采取硬顶姿态外,多数经济体保持观望状态。特朗普需要一块“可以捏的软柿子”来立威,“背负历史包袱、政治弱势明显、经济焦虑蔓延”的日本,显然成了首选。
但这一次,日本并没有直接跪下。首先,日本国内政界和经济界正在形成罕见的共识:不能再步“广场协议”的后尘。首相石破茂罕见强硬,指责特朗普扰乱全球经济秩序;财务大臣加藤胜信甚至抛出“抛售美债”的重磅威胁。要知道,日本目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挥一挥袖就能让美债市场起风浪。
其次,日本手中确实有牌可打。它是CPTPP的主导国家,还能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进程,与东盟加强融合,与欧盟加深互联互通,甚至不排除对美国关税征收进行报复。一旦日本主动切换阵营,美国在亚洲的经济控制力将受到重击。再次,日本国内也在发生战略性心理转变。日本长期在“脱亚入欧”与“倚美谋安”之间摇摆不定,而特朗普的连番羞辱正在改变东京的战略判断:与其做个被随意揉捏的附庸,不如主动去竞争领导权。倘若日本能够转身,成为亚洲合作的一员,甚至是领导者,那么它不仅可以赢回经济主动权,还能重塑国家身份。
然而,当前日本所处的位置,也远非安全。如果在此轮谈判中被特朗普彻底压服,那么这将成为特朗普新贸易战略的“压舱石”,其他经济体,包括越南、韩国、以色列乃至欧盟,都可能难以再扛下去。全球关税大战中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将由此倒下。
如果日本顶住了压力,不但会成为各国抗美的鼓舞,也可能引发美国对日贸易报复,尤其是在汽车、高科技等领域施压更甚。一旦日美贸易战爆发,日本经济将遭受进一步重创,甚至可能从“失落的三十年”跳入“沉沦的五十年”。
所以,这场博弈不仅事关日本的命运,更是全球经贸格局重构的关键节点。其他经济体应当认清,美国挑起这场关税大战并非“各打五十大板”的合理博弈,而是“找软柿子捏”的赤裸裸霸凌。在这个节点上,如果各国袖手旁观、任由日本一国扛下全部压力,那么下一次被摆上谈判桌上的,就是自己。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