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德国大选翻车了?政府难产,极右翼登堂入室,欧洲心脏正在颤抖!

动物形星 · 昨天 14:37
在当地时间2月23日晚,德国大选落下帷幕,这场选举不仅牵动着德国民众的心,也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此次大选结果出炉后,德国政治版图呈现出复杂态势,未来发展充满变数,德国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其政治走向、社会发展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都面临重大调整。
1.jpeg
2.jpeg
从选举结果来看,联盟党虽以约29%的选票位居首位,却远低于自身30%-35%的预期。这一结果意味着联盟党虽将被授权组阁,但在组阁过程中可能面临诸多被动。
党魁默茨讲话简短、措辞温和,透露出喜悦背后的忐忑。
与此同时,极右翼党派德国另类选择党(AFD)表现抢眼,获得20%的选票,在东德五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大政治势力,在西德部分地区也成为第二大政治势力。
3.jpeg
在大选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极右翼党派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其党魁入场时媒体蜂拥拍照,新闻发布会座无虚席,这种将极右翼党派平常化的现象令人震惊,反映出德国社会政治倾向的变化。
此次大选是提前大选,源于2024年11月当时执政的三党联合政府因年度预算问题垮台。
自民党领袖林德纳对总理舒尔茨提出的预算方案坚决反对,表面上是债务刹车政策的分歧,实则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4.jpeg
林德纳从一开始就未尊重舒尔茨的领导,联合政府在执政期间未能有效解决诸多问题,同时自民党将党与个人高度绑定,最终导致自民党未能进入国会,也使得德国中小企业在议会中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发声群体。
5.jpeg
从政治光谱分析,此次大选后德国政治整体向右翼偏移。中间偏右的联盟党与中间偏左的社民党若组成“红黑”大联盟,虽能带来一定程度的稳定,但这种稳定也可能成为改革的阻碍。
大联盟代表着相对中立的政治选择,在诸多议题上易出现拉扯和退让,难以推动德国社会迫切需要的激进改革,这与德国民众对稳定的传统偏好有关,但也反映出在当前复杂局势下,德国政治难以突破现状的困境。极右翼党派AfD的崛起,更是凸显了德国社会内部矛盾的加剧
6.png
民众对现状的不满,如经济发展迟缓、生活成本上升、能源危机等问题,使得他们将票投向能够表达不满的政党。尽管AfD提出的一些主张如严控移民等存在争议,但这些简单直接的口号迎合了部分民众对未来的恐惧和对现状的焦虑。
在社会层面,此次大选结果反映出德国民众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俄乌战争、能源危机、生活费用上涨等因素,让民众对现政府的执政能力产生质疑。他们渴望改变,但又对未来充满恐惧,这种复杂的心态在选举中得到体现。
7.jpeg
部分民众选择支持极右翼党派,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现有政治体制的抗议;而部分选民则期待传统政党能够带来稳定与变革。此外,移民问题在此次大选中成为热门话题,但实际上它只是德国社会深层次问题的表象。
德国真正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提升国家竞争力,包括推动经济改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完善教育和科研体制等。然而,在选举过程中,这些关键问题却被移民等话题所掩盖,导致各党派未能深入探讨德国未来发展的核心议题。
8.jpeg
在国际舞台上,德国大选结果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在欧美关系方面,美国对欧洲事务的态度逐渐转变,德国需要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寻求在跨大西洋关系中的新定位。
在对俄政策上,俄乌战争使德国在能源供应等方面遭受冲击,未来德国如何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作用,平衡与俄罗斯的关系,成为新政府面临的难题。而在中德关系上,此次大选后存在一定的积极因素。
9.jpeg
各主要党派相对此前的绿党政府,更倾向于务实的对华政策,减少意识形态的干扰。德国经济界深知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制造业能力,是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伙伴。在气候变化、俄乌冲突等国际问题上,中德也存在合作的空间和需求。
德国新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它需要应对国内经济复苏、社会矛盾化解、政治生态重塑等多重任务;在国际舞台上,德国要重新找准定位,处理好与欧美、俄罗斯、中国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10.jpeg
德国能否在十字路口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不仅关乎德国自身的命运,也将对欧洲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这需要新政府展现出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智慧,也需要德国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协作。
文本来源:不合时宜
#德国#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