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这部剧掀起的风浪实在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其讨论度甚至蔓延到了社会议题的层面,黄亦玫这个角色让刘亦菲的名字再次被所有人挂在嘴边,但随之而来的争议也一点没少,有人说她演技封神了,有人却觉得她还是那个老样子,台词短板明显,根本撑不起这么复杂的角色,所以她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纯粹命好又碰上了爆款。
想看明白刘亦菲这个人你得把时间线拉得特别长,从十几年前那个穿着白衣飘飘的王语嫣和赵灵儿说起,那会儿她就是天选之人,靠着几部古装剧直接坐稳了神仙姐姐的宝座,这个标签给她带来了泼天的国民度,但也像个漂亮的笼子把她牢牢困住了十几年,后来为了砸开这个笼子她干了不少在外人看来挺费解的事,比如跑去好莱坞拍了部《功夫之王》跟成龙李连杰搭戏,当时看着风光无限,回头看其实只是去镀了层金,并没真正在那边站稳脚跟,反而错过了国内电视剧市场最热闹的那几年,回来之后她就一头扎进了电影圈,演过各种各样跟神仙姐姐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什么妖精打女村姑都试过,结果呢,大部分电影都没什么水花,口碑票房双双扑街,有一阵子甚至被人叫做票房毒药,那段日子是她最痛苦的挣扎期,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拼了命想撕掉标签却找不到对的方向,直到迪士尼的《花木兰》出现,这成了她职业生涯最大的一次赌博,所有人都以为她要靠这个冲上国际一线了,结果电影从选角到上映一路波折不断,最后的效果也相当复杂,根本没法用简单的成功或失败来评价,再往后就是《梦华录》的横空出世,她隔了十六年重回古偶剧,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那些年背着的骂名一夜之间烟消云散,这根本不是什么运气,这是在自己最熟悉的战场里做了一次精准无比的战术回归,到了今年的《玫瑰的故事》,她才算真正完成了蜕变,大家讨论的焦点不再是她有多美,而是黄亦玫这个角色所代表的女性选择和成长,她终于从一个被人欣赏的漂亮符号,变成了一个能引发大众思考的活生生的人。
面对演技的巨大争议刘亦菲的回应也很有意思,她反复强调黄亦玫不是我,试图把自己跟角色撇清关系,可越是这样大家就越爱把她俩绑在一块儿分析,支持她的人觉得她就是体验派演员,碰上能共情的角色就能发光发热,这次的表演细腻又有感染力,绝对是实力派水平,不认同的人则揪着她的台词不放,说她吐字不清气息不稳,很多情绪爆发的戏还是显得木讷,全靠那张脸和镜头氛围在硬撑,两边谁也说服不了谁,吵得不可开交。
她身上这种奇特的观众缘和事业曲线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一方面是她真的变了,你看她十年前走红毯的照片和现在对比,整个人的体态和眼神完全不一样,以前有点拘谨和躲闪,现在特别舒展和坚定,那种由内而外透出的松弛感骗不了人,这种状态不是演出来的,也不是什么高级人设,而是一个经历过巅峰又掉进过谷底然后靠自己爬回来的人才有的沉淀,另一方面她的团队也确实聪明,懂得扬长避短,比如《玫瑰的故事》里就用了大量内心独白来弥补她台词的弱项,更关键的是她踩准了现在影视市场的风口,这几年讲成熟女性故事的剧特别受欢迎,她的个人经历和角色光环正好相互成就,再加上她那个粉丝群体也很特别,平时不怎么在网上跟人吵架撕扯,战斗力却惊人,让她在保持极高路人缘的同时又不会轻易翻车,所以你看她一路走来,国籍问题也好,演技争议也罢,外界的纷纷扰扰好像都伤不到她,这种强大的钝感力让她过滤掉了太多杂音,最终在对的时间用对的作品证明了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本事。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