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那个夏天,北京某间破出租屋里,两个穿背心、光膀子的男人,抱着一把吉他吼出《春天里》。视频里啤酒瓶东倒西歪,墙上贴满旧报纸,可他们的声音像一把粗粝的刀,剖开无数打工人的心事。这一吼,吼出了“旭日阳刚”的名字;这一吼,让他们从地下通道唱到了春晚舞台。15年过去,一个开着奥迪接商演,一个回河南老家种地,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地下通道到春晚舞台,他们曾是“草根之光”
王旭40岁还在摊煎饼、烧锅炉,刘刚20岁揣100块北漂当保安。2004年冬天,两人在复兴门地下通道“偶遇”——一个唱歌,一个等摊位。谁能想到,6年后他们能红到让《人民日报》报道?
2010年那版《春天里》,没修音、没打光,却让2000万人哭着转发。浙江卫视请他们唱,《星光大道》给了亚军,汪峰主动邀他们同台。最疯的时候,他们上了2011年春晚,全国观众守着电视听两个农民工唱“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那时候,他们是“草根逆袭”的活招牌,连《隋唐演义》片头曲都找他们唱。
爆红之后,好牌是怎么打烂的?
可红得快,凉得更快。2012年开始,风向变了。
先是版权风波——汪峰团队发声明,不让他们再唱《春天里》。这首歌是他们的命啊!没了它,两人像被抽走主心骨,翻唱没人听,原创又没爆品。
然后是刘刚的“作”。住豪宅被拍,说是租的;开豪车闯红灯,朝老人按喇叭。网友骂:“草根人设是装的吧?”组合形象一落千丈。
最要命的是团队乱。三个经纪人互相掐,今天说接商演,明天说要发专辑,最后谁也管不了谁。2015年后,两人同台次数越来越少,观众渐渐忘了“旭日阳刚”是谁。
分开后,一个“务农”一个“奥迪”,差距咋这么大?
现在王旭回河南老家了。抖音里他戴草帽、扛锄头,偶尔在田埂上唱《春天里》,270万粉丝追着看。他说:“种地不丢人,能唱歌就知足。”去年元宵节在雄安演出,他喊“你们好么”,台下掌声稀稀拉拉,就三五个人应和——可他还是笑着唱完了。
刘刚还在追音乐梦。开奥迪跑商演,出了《有生之年》专辑,偶尔上小节目。但争议没停过:和路人吵架被拍,澄清说“是误会”;有人说他“飘了”,他回:“我只是想多唱几年。”2024年,两人和毕福剑合过照,笑起来还是当年那股子憨劲——可镜头外,一个头发白了,一个眼角细纹多了。
他们的故事,像不像我们身边的“追梦人”?
从地下通道到春晚,再到现在一个种地一个跑商演——这哪是“旭日阳刚”的故事?分明是每个普通人的缩影。
我们谁没在出租屋里吼过两句?谁没为梦想拼过命?可生活哪有那么多“逆袭”?更多时候,是红过、凉过,最后在烟火里找个落脚地。王旭说:“日子就是这样,有春天就有冬天。”刘刚说:“唱不动那天,我就回黑龙江陪奶奶。”
他们没成为巨星,可谁又能说,在田埂上唱歌的王旭,在小舞台上蹦跶的刘刚,不是另一种“成功”?
最后想问:如果是你,红过之后又凉了,你会像他们一样,继续守着心里那团火吗?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