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剧玩起"人性突围" 连环套里的正反派都藏着狼皮羊心】
血雨腥风的谍战剧突然不拼枪法拼人性了!当《潜伏》还在玩办公室政治,《风筝》忙着搞信仰对决,天津卫视播完的《连环套》直接把正反派都逼成"双面人"。于和伟饰演的共党特工孟庆凡被军统当成活死人利用,张志坚扮演的军统头子谢庚杨拿亲闺女当诱饵,日本军官佐藤光一白天审讯犯人晚上哄孩子睡觉——这年头当特工没点精神分裂症都不好意思上岗。
传统谍战剧像铁板烧,正反派泾渭分明。《悬崖》里周乙永远西装笔挺,《伪装者》明楼始终运筹帷幄。到了《连环套》,特工们集体上演"川剧变脸"。谢庚杨开场盗尸布局够狠辣,转头给女儿买生日蛋糕的手却在抖;孟庆凡逃出日军魔爪时像头困兽,被自己人怀疑时又秒变受气包。这种分裂式表演让人想起《无间道》里的陈永仁,只不过这次是全员"无间道"。
王丽坤演的播音员马小茴最像"周瑜打黄盖"。她前脚还在广播站字正腔圆播新闻,后脚就被迫当假老婆。日本军官佐藤光一更绝,审犯人时阴鸷得像条毒蛇,回家逗女儿时慈祥得能上感动日本十大父亲榜。编剧这手"人格分裂式塑造法",比谍战剧常用的"美男计""苦肉计"高明多了——毕竟再精妙的计谋,也精不过人性的千层套路。
高冬雨演的谢淑娴是最大催泪弹。这姑娘前二十集都在跟老爹赌气,发现亲爹拿命下棋时,直接抱着炸药包就冲。当年《风声》里周迅吞烟盒已经够虐心,谢淑娴这招"父女局中局"直接把观众眼泪骗光。更狠的是编剧让日本军官也有家庭,佐藤光一看着女儿照片发呆的镜头,比十场枪战戏都让人脊背发凉。
谍战剧玩人性不是新鲜事,但敢让反派也长出人味的实属罕见。前些年《和平饭店》里的日寇大佐还只会耍狠,《连环套》里的佐藤光一已经学会边泡茶边审犯人。这种转变就像川菜馆突然卖起法式甜点,吃惯麻辣的观众难免要问:现在当汉奸都得考心理咨询师证了?
最让人拍案的是"谎言计划"这个局中局。谢庚杨伪造情报就像在钢丝上跳芭蕾,既要骗过日本人,又要防着共党,还得哄着自家闺女。孟庆凡更惨,被自己人当棋子用完还要被日本人当沙包打。这种"自己人比敌人更危险"的设定,比单纯抗日多了三层反转。难怪有观众调侃:这部剧该改名叫《特工的一百种死法》。
当马小茴被迫假结婚时,弹幕都在刷"民政局搬来了"。可编剧偏不按套路出牌,这对"合约夫妻"连手都没牵过,全程靠眼神飙戏。于和伟和王丽坤的对手戏就像在打太极,看似风平浪静,底下全是暗流。这种"谍战+职场"的混搭风,比那些动不动就壁咚的抗日神剧高级不止一个段位。
国共合作的老梗被玩出新花样。军统和共党这次不是貌合神离,而是真刀真枪的互相算计。谢庚杨布局时压根没把孟庆凡当同志,孟庆凡反杀时也没给军统留面子。这种"塑料盟友"的关系,倒比某些强行兄弟情的谍战剧真实得多——毕竟在乱世里,同志比敌人更难防。
《连环套》最大的胆量是让正派不完美。孟庆凡会犯错会冲动,谢庚杨能狠心能柔情,这种"灰色英雄"的设定,彻底打破谍战主角必须伟光正的铁律。当谢淑娴引爆炸药时,没人喊口号没人生离死别,只有父亲颤抖的嘴角和女儿决绝的背影。这种"无声胜有声"的处理,比十篇爱国演讲稿都戳心窝子。
现在的问题是:当反派也有人性闪光点,当英雄也藏着小算盘,这样的谍战剧会不会模糊是非界限?佐藤光一哄女儿时确实像个好父亲,但他审讯时照样下得了狠手。这种复杂人格塑造,到底是艺术突破还是价值观混乱?观众该不该为有人情味的反派鼓掌?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