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李嘉诚港口最新交易情况:反垄断审查加码,非法交易之路彻底封死

慢思考王国 · 7 小时前
众所周知,香港商界巨头李嘉诚旗下长和计划出售全球43个港口的交易引发过轩然大波。这场涉及230亿美元的超级交易,不仅牵动中美地缘神经,更因潜在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问题,遭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严密审查。
最新消息显示,国家监督局再度发声,明确要求长和不得规避反垄断调查,非法交易的可能性已被彻底封堵。
李嘉诚,这位96岁的商界传奇,是否还能在这场风波中找到出路?
1.jpeg
2025年3月4日,长和宣布将其持有的全球港口业务,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两个重要港口,出售给以美国黑石集团为首的财团,交易总值高达230亿美元,长和将从中获得190亿美元现金。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纯粹的商业交易,旨在优化资产结构、回笼资金。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贸易的命脉,21%的中国货运需经过此地。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公开宣称要“夺回”运河控制权,指责长和的港口业务“受中国操控”。长和的出售计划被部分舆论解读为“向美国妥协”。
2.jpeg
香港《大公报》曾连发十余篇评论,指责李嘉诚“背叛民族利益”,中国港澳办亦转发相关文章,显示多方对交易的高度不满。
面对舆论压力和国家安全风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迅速介入。3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已介入调查长和的港口出售交易,重点审查是否存在国家安全漏洞或反垄断违规行为。
4月16日,有消息称,长和试图将交易拆分为两个部分,以规避监管审查。对此,国家监督局于4月27日通过记者问答明确表态:“我们高度关注有关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3.jpeg
这一表态犹如一记重锤,彻底堵死了长和通过“拆分交易”等手段绕过反垄断审查的可能性。
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监管机构有权对可能损害市场竞争或国家利益的交易设置限制,甚至直接叫停。
尽管交易涉及海外资产,但由于长和注册地在香港,且交易会影响中国货运和国家安全,监管机构有充分的法理依据介入。
李嘉诚被誉为“超人”,以敏锐的商业嗅觉和精准的资本运作闻名。然而,这场港口交易却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方面,长和坚称交易“纯属商业行为”,与政治无关,且出售不包括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港口资产。另一方面,官方和舆论认为,交易可能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损害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4.jpeg
香港特首李家超也公开表示,任何交易必须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进一步加剧了长和的压力。
未来走向:交易延期还是彻底搁浅?
随着4月2日交易签署截止日期早已过去,长和的处境愈发艰难。
我猜测,交易有三种可能结局:一是长和与监管机构达成妥协,调整交易条款以符合反垄断和国家安全要求;
二是交易因无法通过审查而被迫取消;
三是长和选择对抗监管,但这将面临巨额罚款和更广泛的商业风险。
李嘉诚的港口交易风波,不仅是一场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交锋,更折射出全球化时代企业家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困惑。
企业家需要在商业利益与国家立场之间寻找平衡,而任何决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这场风波提醒我们,商业行为从来不是孤立的,尤其当它涉及关键基础设施和国家安全时,更需审慎对待。
正如《大公报》所言:“企业家应在关键时刻权衡利弊,考虑企业的长远方向。”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